《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评课稿
(2016-12-23 11:08:47)分类: 硕果累累 |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评课稿
成都市培华小学:陈萍
看了李菲老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节精彩的整理复习课,让我受益匪浅,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对这节课进行了精心设计,体现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归纳、概括、总结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并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起到了把旧的知识、遗忘的知识重新建立起来,把没有掌握的知识补上来,使新的意义确立和巩固,从而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更加深化新学的知识内容,达到经过多次反复,逐步提高认识的层次,下面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注重知识点的沟通整理,建构完整的“知识链”
数学复习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建构完整的“知识链”。让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明晰数学认知结构,优化数学知识在头脑里的组织方式,从而清晰地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条理地储存和记忆数学知识,并达到对知识理解的融会贯通。李菲老师在课前让学生自己整理本单元知识点,引导学生重点关注“计算是需要注意些什么?”让孩子们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这一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汇报等环节,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最后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知识链”。
二、教学环节设计合理,层次清晰明了
教学流程清楚,环节紧凑、流畅,由易到难,层次分明,知识梳理清晰,注重了基本数学方法的培养与基本数学思想的渗透。课堂中的每个环节,无论是口算还是竖式计算的,李老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老师只是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知识,使学生完全成为课堂主人,达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统一。整节课以“练”为主,练习题都是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规律,从基础知识入手,紧扣基本训练,形成熟练的基本技能,同时,还适当增加优化训练,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复习效率。
三、教师专业素养高
李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表情亲切,面部表情丰富。教学过程中老师声音抑扬顿挫,有助于调动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情绪控制较好,能较好的组织教学,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能较好的起到示范的作用。
当然这节课上个人觉得还要在以下两方面进行改进。
一、
教师也要给学生留出必要的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对于自己的观点有个评判的过程。不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参差不齐,李老师在教学“笔算”环节---“先判断商的第一位在什么位?再判断商是几位数?”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应该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认知水平,给予孩子们必要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尽可能的让每个学生得到一个思维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体验到学习的趣味,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李老师在整节课中适当的增设“小组合作”环节,让每个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得到提高。
三、
积极的、激励性的正面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教学效果。整节课教师的评价语言缺乏针对性和激励性,这也使整堂课学生的学习氛围稍显沉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