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丁晶数学名师工作室
丁晶数学名师工作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79
  • 关注人气: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复”的奥妙》教学设计

(2015-06-29 14:48:49)
分类: 硕果累累

知识课题:

设计者:丁晶 学校:成都市双林小学

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二年级学生通过观察,能够顺利的找出规律,大致明白什么是规律,但是抽象出用符号表示的过程中,程度不同;并且也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本节课教师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力图让学生体会数学语言的魅力:口头语言的准确,精炼;书面语言的直观、简洁;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在发现、描述重复多次的现象或事物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简单的规律。

2、基本技能:通过对不同事物所具有的共同规律的思考和表达,初步发展概括能力,并能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表达。
3、基本思想:符号化思想、类比思想

4、基本活动经验:在观察、思考、表达、运用的过程中,感受规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思考,体会简单的“重复”规律。

教学难点:

根据个性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规律、创造规律、运用规律。

教学准备:

教具——白板、PPT课件

学具——学具包(各种平面图形的图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二次备课

1.情境导入

示:“数学是上帝描述自然的符号”学生齐读

师:这句话告诉我们数学和大自然密切联系,我们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发现数学。出示生活中重复的现象,观看视频和图片:美术课上小朋友的作品,体育课上的口令声,音乐课上的打击乐。

 

 

学生齐读

 

 

 

 

 

观察、聆听并思考

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感受其他学科隐藏的数学知识,体会到“有规律的重复”现象在生活和学习中处处可见。

 

 

2. 发现规律

示:主题图

(1)    图上有什么?

 

 

 

 

(2)设问:你还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说出规律并且完整表达。

(1)学生观察主题图,并说出主题图上的物品与人物。

 

 

 

(2)根据刚才的观察,描述物品摆放的规律。

 

 

(1)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按着一定的顺序就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2)通过仔细观察图片发现重复出现的规律,并指导学生用准确完整的语言描述发现的规律。

 

3. 表示规律

(1)第一次记录:你能不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这些规律呢?

 

 

 

2)展示学生作品,你能试着说一说是怎样表示规律的?教师梳理学生的记录方式:图画、文字、图形等

 

(3)第二次记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一组物品。

先同桌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录的。

教师收集并出示学生作品 猜一猜表示的是什么?他是怎样表示的?

 

(4)老师也表示了一些物品的规律,猜一猜记录的是什么物品,是怎样记录的。 (让学生感受到同一个规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记录)

 

(5)比较:比较画图、文字、图形、符号、数字这几种表示方式,你觉得怎么样?

 

(6)小结:我们通常采用最简洁易懂的方式来表示规律。

(1)学生动手操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白纸上记录物品摆放的规律。

 

(2)学生自主把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表示。

 

 

(3)学生进行第二次记录,同桌交流,说一说:记录的是什么,用的是什么方式,怎样记录的。

 

 

 

 

(4)学生发现这些符号不仅可以表示花盆的规律,还可以表示花盆里的花的规律。

 

 

 

(5)说一说两次动手操作用的是用同一种方法吗?有没有坚持的?为什么?

 

 

(6)倾听、体会、理解什么是符号化与数字化的规律。

学生独立思考,运用原有的经验进行记录。

 

让学生感受到同一个规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记录。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质疑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画一画、说一说、猜一猜、比一比等活动体会规律的简洁性。

 

4. 发现重复的奥妙

(1)第三次记录:示体育课的片段,记录口令的规律。

师:看谁记录的又快又准确。

(巡视、指导方法)

 

(2)思考:规律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能根据规律说出下一组是什么吗?

 

(3)组织学生进行方法和结果的交流,教师适时地进行点评和点拨。

小结:我们发现了规律就可以根据规律推断出后面是什么。

(1)学生看视频,听口令,并记录。

全班交流记录的方式。

 

 

 

(2)全班交流,并进行推测。

 

 

 

(3)汇报、互相评价和质疑。

通过说一说的活动完成对重复规律的体会,感受规律是一组一组的呈现。

 

掌握用符号或数字表示规律的方法,体会重复的奥妙。

 

5. 体会生活中的规律

师:规律在我们生活中的也非常常见(课件出示 星期、四季、属相)

看了老师找的规律,你们再找找生活中的还有什么规律?

 

给学生一分钟时间思考,并进行全班交流找出生活中的重复规律。

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6. 运用规律

 

教师提供给学生材料(图形),让学生自主进行排列,组合规律,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拍照等方式),全班展示。

师小结:我们可以从一组物品的不同角度找到规律。

学生摆一摆、说一说这些排列组合各有什么规律。

教师利用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同一组图形,可以根据属性找到不同的规律。

再次体会重复的奥妙。

 

7. 全课总结

1、师: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2、老师希望同学们长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重复现象和其中隐藏的奥妙,能用符号记录大自然,找到更多的奥妙。

 

 

 

学生自我总结。

引导学生梳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体会

 

板书设计:

重复的奥妙

             记录:图画                 不同角度:颜色

                       文字                                   形状

                        图形

                       符号

                       数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