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中语文组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2

(2014-01-03 16:48:06)
标签:

教育

分类: 评价研究或教学技能培训活动

项目名称

说课评课

项目负责人

吴姝瑜

活动时间

11月22日

活动地点

九年级语文组办公室

活动主题

《期中试卷分析课》

主讲(主持)人

吴姝瑜

参加对象

及参与率

九年级全组语文老师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一、 吴姝瑜说课《九上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讲评》

附教案:九上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讲评

【教学目的】:

1、 针对学生错误较高的题目分析失分原因、解题方法指导。

2、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反复训练学生思考过程,并进行归类训练,以熟练把握解题方法

3、各种评讲方法的灵活交替使用,可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提高评讲效率。

4、利用试卷的反馈信息,尤其是把错题作为有效的教学资源,补救以往“教”与“学”的漏洞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知识需要反复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

                        ——尼泊尔谚语 

 

二、 分析总体情况。

三、展示各部分得分率。

四、展示积累及运用各小题的得分率。

 

分值

平均分

得分率

1

4

3.21

80.36

2

2

1.5

75

3

4

2.86

71.43

4(名著阅读)

4

2.75

68.75

5

6

5.79

96.43

6

8

6.25

78.13

五、重点分析得分较低的第四小题。

1、原题呈现:名著阅读。(4分)

 文中的   ▲   ,出自长篇章回体小说《  ▲   》,请你简要写出原著中有关他的另一件事情:      ▲     

2、分析考 试 题 型:  

  1、文学常识积累题  

  2、主要人物性格题   

  3、人物情节关联题  

  4、故事情节评点题  

  5、感悟品味创新题  

  6、简评推荐赏析题 

3、文学常识复习技巧

(1)注重平时的积累(涉及面要广,记忆要准确)。

(2)分类法,按古代现代外国三类整理。

(3)网络法,如作家——篇名——名句,形成网络。

(4)表格法,即对某一大类列表对照。

4、 主要人物性格题   

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认识。不仅要了解人物的个性,而且要根据外号写出人物的姓名。有时答案均具有开放性,可自行选取,有时会有附加说明,要学生注意避开课文。   

如:《水浒传》中的108将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1)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除课文外)你熟悉的故事。     

(2)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外号表现的特征。 

5、人物情节关联题   

这类题要求围绕一个主要人物,弄清相关的主要情节,着重考查考生对名著的情节的把握能力和人物性格形成的主客观原因的分析能力。  

 如:写出鲁智深救林冲的故事名称:( 大闹野猪林 )     

6、故事情节评点题:   

这类题要求对作品或部分章节描写的故事用简要语言概括之,有的借人物对话,要求指出这是讲什么故事,或借一段评述,要求指出所评的是什么人。这种题属于故事情节评点题。   

如:《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请各用一句话概述一个人物是如何被逼上梁山的。   

例:

鲁智深本是军官,他疾恶如仇,好打抱不平,结果被逼上梁山落草。

武松为打抱不平和抱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谋反。

林冲原是东京80万禁军教 头,有身份有地位,奉公守法,安分守己,在高俅父子一再陷害、追杀之下,他奋起反抗,上了梁山。

7、简评推荐赏析型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情感和灿烂的智慧。 

请从下面所列的名著中选择一部,结合人物形象或者故事情节,从提高修养或者丰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的阅读收获。  《西游记》 《水浒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类考题解答有难也有易,难在谈的感受必须针对所选名著中某个具体部分,并要有独到的见解;易在题目具有一定开放性,考生可自主选择自己精读过的名著和自己熟悉的情节、人物去谈。解答这类题时,可从中选择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的名著,和自己认为较容易的方面进行评点,同时应力求语言简练概括。  

 示例:《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侠肝义胆、疾恶如仇又粗中有细、豁达明理。鲁智深在潘家酒楼听到金氏父女的遭遇后,便找上门寻借口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还一边骂他诈死,一边不慌不忙地离开。鲁智深那种路见不平、见义勇为的义举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要大力提倡的。

8、提倡真阅读,拒绝伪阅读

六、现代文阅读分析:

题号

分值

得分

得分率

7

4

3.46

86.61

8

3

2.18

72.62

9(标题含义)

4

1.86

46.43

10

4

2.86

71.43

七、重点分析第九题。

1、原题呈现:阅读全文,说说文章以云中谁寄锦书来为标题有哪些含义?(4分)

2、方法指导:

(一)分析标题的含义
(1) 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  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2) 结合全文的内容、主旨,情感、所使用的修辞等来分析含义 

3、展示学生答案:

阅读全文,说说文章以云中谁寄锦书来为标题有哪些含义?(4分)

(1)作者对能得到一封书信的艰难和奢望而感到惋惜和无奈,表明了作者希望能收到一封家书,也希望写家书不会被埋没。

(2)这个标题用反问的语气,更加吸引读者。也表明了当代人的一种迂腐,以及对现在能收到文辞朴实,书写潇洒都成为奢望的一种痛心。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能重视发扬传统文化。

(3)点出了文章的线索,表达了如今书信的缺乏,引起读者对写书信这一传统方式的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展示试卷答案:答案呈现:(4分)因为现实中提笔忘字,渐成常态;书法之美,只在少数书家手中流连,所以很难收到一封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手写书信了(大意相同即可)(2分),表达了作者对当今文化现状的焦虑(惆怅);(1分)⑵对一些中华文明(传统文化)逝去的怀念;(1分)⑶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企盼。(1分)(内容2分,情感答出两点即可) 

5、方法归纳:

(一)分析标题的含义
(1) 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  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2)结合全文的内容、主旨,情感、所使用的修辞等来分析含义 

(二)理解标题的作用
标题的作用:
(1)概括主要内容(情节)
(2)表明写作对象
(3)点明线索
(4)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5)揭示主旨
(6)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7)新颖别致,生动形象,吸引读者

6、学以致用

阅读《父亲是一条鱼》,理解题目含义。

八、古诗文阅读分析:

1、展示各题得分率。

题号

分值

得分

得分率

11

2

1.71

85.71

12(诗歌作者情感)

2

1.36

67.86

13

2

1.93

96.43

14(加点词用法及意义)

2

1.36

67.86

15

3

2.89

96.43

16

3

2.46

82.14

17

3

2.93

97.62

18

2

1.79

89.29

19

3

2.68

89.29

20(结合人物言行,赏析人物)

2

1.14

57.14

2、原题呈现: 

 这首小诗情隐景中,请简要回答,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3、方法指导:如何把握诗人情感?

(1)看看标题

(2)了解类别

(3)揣摩意象

(4)找找诗眼

(5)知人论世

……

4、牛刀小试:任选一首赏析诗人情感。

(1)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2)书院二小松
·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5、原题呈现: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秦            安陵君受地先王而守之

B.唐雎对曰:臣未尝闻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

C.挺剑起                                   君逆寡人者  

D.寡人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大易小 

6、比一比:

(1)以小组为单位,从中任选一个词语讨论其用法。

(2)小组开火车的形式说明例句中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小组归纳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7、(1)【而】     

①为坛而盟,收而攻蕲。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③夺而杀尉。 

④人不知而不愠 

⑤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而】意义或用法:

1、表顺承 可译为然后”“”    

2、表转折 可译为然而”“可是”     

3、表并列 可译为”“并且,或不译    

4、表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或不译。  

5、表示因果关系,因而 ……

(2)以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 以刀劈狼首

③以君为长者 

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⑤属予作文以记之 

⑥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⑦固以怪之矣。   

【以】 

1、表行为动作的原因。

2、表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译为”“

3、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 可译为凭借”“依靠 

4、行为动作的对象 可译为 

6、表目的,可译为”“用来

7、表结果 可译为以致 以至于 

8、通,已经。…… 

(3)【于】 

①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③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④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⑤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于】意义或用法:

 (1)对,对于。

 (2)在。

 (3)连词:与,跟,同。

( 4)从,自。

 (5)到。

 (6)表原因:因为 、由于 …… 

8、原题呈现:结合文中苏东坡的言行中,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2分)

9、呈现答案:从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可以看出苏东坡是个豁达(乐观、洒脱)或幽默、乐观、开朗的人。

(言行1分,性格1分)

10、方法指导:
(1)解答这类题目,要关注文中对人物的具体活动(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等)的描写,关注文中所叙述的和人物相关的事件,联系课内相似的人物或内容。

(2)人物的性格特点不止一点。

11、学以致用:

苏秦游秦,秦不用之而归,金尽裘敝。至家中,妻不下机,父母不与言。秦及夜出书读之。夜晚欲睡,以锥刺其股。一年而学成,遂为六国相。

试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苏秦是怎样的人?

九、布置作业:

1、归纳四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十、小结:成功=艰苦劳动 正确方法 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二、全组点评。

 

吴晓来点评:

吴姝瑜老师备课非常认真,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对试卷本身的质量及学生考试情况进行详尽的分析。试卷分析过程重方法指导,学以致用;重基础落实,避免架空分析。按此教案设计上课会达到预期的满意的教学效果。但试卷分析的重点及学生的分析能力方面的训练尚需突出加强。 

 

杨晖点评:吴老师为这节试卷分析课准备非常充分,对试卷题目以及学生的答题情况作了详尽的比较分析。设计过程中重答题方法规律的指导,并适时进行拓展延伸,课堂容量大,内容厚实。建议一:方法性的指导一定要源于文本自身,以及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得出,如对外加的阅读材料先要引领学生读懂,读出自己的一些思考想法。建议二:一节试卷分析课可着重落实一个重点,如:名著或阅读。这样课堂节奏上会更轻松些,分析会更深入。

 

孙琼曦点评:

吴姝瑜老师为这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让学生进行反思,让他们在第一时间里思考自己在本阶段学习存在的问题。吴老师根据试卷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主要是名著和现代文的阅读,讲难点、讲重点、讲典型,对错误率较高的习题,让学生分析讨论,加深印象,讲评中帮助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启发学生从中归纳出解题的技巧和方法,这对初三的学生是十分有帮助的。在试卷分析的现代文阅读方面应结合文本,可能能更加透彻。

 

叶华评:吴姝瑜老师对试卷中题目的检测知识点还有学生的得分情况做了详尽的分析准备,作为试卷分析课的教学设计不是面面俱到,逐题讲析,而是通过事先的统计,有所选择,选择学生失分率大的考题,这样一来,针对性强,也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分析,而且也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关注。在试卷分析过程中,重方法指导,学以致用;重基础落实,避免架空分析。 

 

签到栏

(可附页)

过程确认

 

                           职能部门负责人签字:

                           时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