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看过的电影电视】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茶经》学习笔记19

(2023-03-10 21:06:20)
标签:

1942、情感、建园立碑

佛学

健康

情感

文化

【我看过的电影电视】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

《茶经》学习笔记 19

2023-3-10

【诗曰】

《春日茶山不饮酒 因呈宾客》

·杜牧

笙歌登画船,

十日清明前。  

山秀白云腻,

溪光红粉鲜。 

 欲开未开花,

半阴半晴天。  

谁知病太守,

犹得作茶仙。

【《茶经》精髓】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检德之人。

——《茶经·一之源

【访谈间】

 主持人王嘉宁: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蒙曼教授:

《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神农百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2001年浙江萧山考古发现了八千年前住差的陶釜,把中国的饮茶历史定格在8000年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雷闻教授:

  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铭饮之事。说明秦在灭六国之前我国的巴蜀地区便有了饮茶习俗,到了西汉时期,茶叶已经成为了商品市场中的货物之一了。隋炀帝开辟大运河沟通南北,使茶叶得到了更好的流通。到了唐代,社会空前繁荣,交通也非常便捷,使南北方的贸易特别是茶叶贸易也不断的发展,饮茶逐渐成为全国性的一种风俗。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院沈冬梅:

  自周秦以来茶在文献典籍里只有零星的记载,直到陆羽才把茶发展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唐代饮茶之风的盛行为陆羽写成《茶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陆羽发现当时跟茶相关的许多方面都存在着问题,比如:采、制方面:不合时节,制造不够精细。是陆羽写出了我国乃至世界第一部《茶经》。

王嘉宁:

  《唐才子传》:(茶经)问世之后:天下益知,饮茶矣。

蒙曼:

  陆羽的好友怀素写过《僧怀素传》成为后世了解怀素的第一手资料。

  怀素也写了14个字的千古名作《若笋贴》:

苦笋及茗,异常佳,

乃可径来,怀素上。

释义:这段文字的意思为:苦笋和茗茶两种物品异常佳美,那就请直接送来吧.怀素敬上....

  ——陆羽,是茶圣又是历史学家、地理学家。

陆羽的扮演者王劲松:

  陆羽的一生是为茶而奔走的一生,为茶和茶文化的传播做了很多的贡献,还写了《吴兴志》《武林山记》。

【《茶经》典句】

.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

 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

 自采至于封,七经目.自胡靴至于霜荷,八等。(从采摘到封装要经过七道工序,茶可以分成八个等级。)

 华佗食论,苦茶久食,益意思。

 伊公羹,陆氏茶。

【陆羽】

陆羽(别名:陆疾,733年-804年),字鸿渐、季疵,号竞陵子、桑苎翁、东岗子,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有“茶山御史”之称。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对茶叶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760年,他从栖霞山麓到苕溪(今浙江吴兴),隐居山间,耗时著成《茶经》,使茶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对世界茶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茶经》】

《茶经》为唐代茶学家陆羽所撰,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该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将普通茶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术,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茶经》目录

一之源

二之具

三之造

四之器

五之煮

六之饮

七之事

八之出

九之略

十之图

作品简介

《茶经》分为《茶源篇》、《茶类篇》、《名茶篇》、《茶具篇》、《茶艺篇》、《茶饮篇》、《茶趣篇》和《风篇》八章,高度概括了中国茶文化的各个方面和几千年的发展史。

《茶经》作为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典籍,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详细的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此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它不仅是一部精辟的农学著作又是一本阐述茶文化的书。它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它是中国古代专门论述茶叶的一类重要著作,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自唐代陆羽《茶经》到清末程雨亭的《整饬皖茶文牍》,专著共计100多种 。包括茶法、杂记、茶谱、茶录、茶经、煎茶品茶、水品、茶税、茶论、茶史、茶记、茶集、茶书、茶疏、茶考、茶述、茶辩、茶事、茶诀、茶约、茶衡、茶堂、茶乘、茶话、茶荚、茗谭等。绝大多数都是大文豪或大官吏所作,可惜大部分已经失传。此外,在书中有关茶叶的诗歌、散文、记事也有几百篇。

【重点提示】

 2019年联合国将每年的5月21日定为“国际茶日”。

 2022年11月中国传统茶技艺及相关习俗申遗成功。

【精美总结】

 雷闻:现在全国有一千多个县,三千多万名茶农靠一片叶子发家致富。

 王嘉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画面,每一卷都飘荡着清幽的茶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