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星百问(3)土星回归有何影响?

标签:
安德烈星座占星占星百问土星回归 |
分类: 散文杂谈 |
“占星百问”是我正在微信公众号上创作的实验性连载文章,收集一百个大家关注的占星学问题并作出解答。本篇《土星回归有何影响?》为全系列回答的第三个问题,这个系列会不定期更新,欢迎把你在学习占星学时感到费解的困惑提出来,我将会尽我所能地给出答案。
在上一问《三十岁后更像上升?》中,我提到了三十岁左右会经历到的第一次土星回归,很多人对这个概念感到比较陌生,或者有什么误解,这篇文章我将试着讲述并澄清关于土星回归的部分概念。
说起土星回归,很多人一听到就会知道这是一道难熬的坎儿,毕竟很多人对土星心存敬畏,至少认为它带来的东西都不太轻松。不少人都知道,当天空中的土星重新回到出生星图所在位置时,便被称之为土星回归。但其中很多人也有所误解,它产生影响的时间并非仅仅三十岁左右的某个时间点,而是裹挟了人生的全部光阴。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土星并非仅回归一次,它每二十九年半绕黄道一周的周期性运动,使每个正常寿命的人在六十岁前都会历经两次回归。而从宏观角度上来看,土星回归的影响也不只是集中于它精准回到出生星图所在位置的那一刻,而是把我们的一生分割成了几个区间。
从出生直至土星的第一次回归,我称其为“成长期“,这个时间段的我们历经幼年、少年、青年和成年,身体和心灵历经许多,直至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身处这个阶段的我们,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成长的一部分,土星的压力迫使我们放下天性、挫折中学会谦逊与顺从,以适应这个社会;土星也让我们的需求不再那么敏感,知道如何保持克制和忍耐。
而第一次回归到第二次,约三十岁到五十九岁这一区间,我称之为“成熟期”。处在这一阶段的人是整个社会的中流砥柱,需要在家庭和公众面前承担起属于自己的沉重义务,大多数人在这一时期已没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去探索、尝试出更多可能性,从而态度会变得更加保守,只用毅力、经验和坚强来抗住当下的重担。
土星的第三次回归发生在约五十九岁时,我把这个阶段称之为“衰老期”,这个阶段的人生终于足够成熟,以至于不得不和衰老进行对抗。从第三次回归期开始,身体与思维能力日渐下降,昔日的一切荣光都逐渐褪去,一步步把世界交还给身边的年轻人。
每个人生阶段的土星含义都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在第一个回归期(土星第一次回归之前)里,土星带来的主要体验是挫折、成长、限制和阻碍;第二个回归期(第一次回归到第二次回归之间)里的土星则象征义务、压力、经验与成就;在其之后的土星则意味着衰老、枯竭和退化。
许多人并不知道,土星回归的坎儿不只在一小段时间起作用,而是预示了接下来长达近三十年的人生难题。不过,每次土星精准回归的前后,那阵子的主观体验又确实非常强烈,这是因为当人生阶段出现重大跨越时,我们就会面对一次“阶段考试”,通过这一考试便能在接下来的时日里能更有经验地面对难题。
具体出现的难题和我们出生星图中的土星位置有关,当每次土星回归时又将再次来到这里,给出到达下一阶段前必须解决的难题。以下内容主要围绕第一次土星回归(三十岁)时所面临的问题展开。
第一宫:在世俗的磨砺中重塑自己的世界观,并重新定义自我身份。
第二宫:在物质层面上体验到紧迫的匮乏感,如何捍卫已有的一切。
第三宫:与周围环境的连接变得不顺畅,来自人际沟通、选择环境等问题的压力。
第四宫:家庭产生重担,家庭成员所给予的责任,或如何安顿好自己。
第五宫:灵感匮乏、恋情危机,或不被认可的体验,推倒重塑自己的独特之处。
第六宫:来自日常琐事、工作以及健康方面的压力,承受来自生活的劳碌。
第七宫:婚姻问题,以及伴侣所给予的责任,学会更成熟的合作与相处方式。
第八宫:直面人格中秘密的阴影部分,修补自身致命弱点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第九宫:认识到人生目标所必经的现实阻碍,碾碎自己的信念,并让它变得更加成熟。
第十宫:肩负更沉重的社会责任,消除对权威的恐惧,并走向取而代之的路。
第十一宫:对所在团体以及朋友圈子产生陌生感,学会更严肃的社交方式。
第十二宫:所有的压力都被暂时藏了起来,唯有土星进入第一宫时才能有所感知。
(我会在日后专门发表一篇文章,来解释出生星图中土星所在宫位对土星回归的影响)
至于第二次土星回归所致的问题,多是与健康有关,虽然医疗占星学是我的选修科目之一,但并非我一直以来的专业,而且目前这一科目存在较大争议,无论任何解释都几乎起不到什么正面帮助,反而容易徒增恐慌,所以请容我在此略过。
根据出生星图的不同,每个人对土星第一次回归的体验都有所不同,除了上面讲到的宫位差异外,出生星图里与土星形成相位的行星也需额外重视,它们在土星回归期间也会受到较大影响。我们在土星回归时的具体难题也需通过那一刻的行运来获取更多信息,尤其是那一刻的其他外行星都影响着我们其他领域,这些信息能反映出土星回归时更具体的情况,并且我们还能拥有怎样的助力来解决它。
关于土星回归,我也有非常个人化的看法,比如我认为每次回归周期内可以继续细分,比如出生到土星第一次回归期间内,四分之一、二分之一以及四分之三回归都是十分重要的节点。
四分之一回归指的是七岁到八岁时,土星经历了整整三个星座,这一时刻意味着幼年与少年的分割点,我们将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并必须开始为自己的言行负出一定责任。四分之一回归前的成长主要是围绕身体展开,这一时期的幼儿在照顾者的保护下发展出了较完善的消化、免疫、运动等身体功能,这一时期的孩子并没有独立行动的能力,所以也不会有任何承担责任的风险。
第二个阶段是从四分之一回归到二分之一回归,后者的时间点发生在十四五岁的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少年开始拥有思考与学习能力,虽然身体的发育开始逐渐放缓,但心智能力的提升却是极快的。少年们必须开始早期的学习以适应这个社会,若是拥有完善的初期教育,我们大都会在这个阶段拥有阅读、拼写、算数甚至是简单的外语能力。这个时期的我们也初次获得了自己的社会身份,并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开始了解社会是如何运作的。
当土星沿着它的轨迹走到了圆圈的一半,便到了横跨六个星座后的二分之一回归。这个节点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在此时正式进入青春期,直到土星的四分之三回归(约二十一到二十二岁)。虽然在经验与自制力层面稍显薄弱,但已拥有近似成年人的体魄和智力了,甚至还有更旺盛的精力与无比膨胀的自信。我们在那时开始拥有理想,也会因为现实给予的冷酷回应而感到困惑,全因这个阶段的人将发展出独立的个性与身份,不再是家族的附庸,也无法再用年幼无知来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辩解,许多事情必须由自己来思考。在这个时候的青年人难免会有些莽撞,也一定会经历不少错误,不断的试错中进一步明白责任的意义,并确立自己未来要走的道路。
二分之一这个数字和伴侣关系有关,青春期使人产生了性别意识,也让许多人无法避免地坠入了初次恋情里。这里面的爱慕与嫉妒、甜蜜与心酸、憧憬与绝望、骄傲与自卑、坚定与迷茫……既是人生难得的美好回忆,也是为未来的感情积攒经验,毕竟经历过的人都心知肚明,成年以后的感情可比青春期的初恋要沉重得多。
刚刚经历四分之三回归的年轻人可以享受到完整的权利,但也得承担完整的义务。步入了这个阶段,过去的迷茫可能都会被视为缺乏经验的矫揉造作,真正的难题在这一时期才刚开始浮出水面。当到了这个该完全融入社会的年龄段,需要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身体力行地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所有关乎前途的决定都不再是想想而已,接下来的路得靠自己脚踏实地了。但在经历完整的土星回归以前,这一切都仍只是积累经验。
由于太阳系中,土星的轨道在地球之外,使其每年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都出于逆行状态(火星与其他外行星也都是如此),所以至少一半的人会经历到不同于顺行回归的体验。
由于太阳系中,土星的轨道在地球之外,使其每年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都出于逆行状态(火星与其他外行星也都是如此),所以至少一半的人会经历到不同于顺行回归的体验。
情况1是通常语境下的回归情况,其节奏是:问题浮现(土星即将抵达)——直面困境(土星已经抵达)——产生适应(土星逐渐离去),就像一幕戏剧的铺垫、高潮与结尾一样的三段式结构。
(土星回归的第一种情况)
但若是在其中发生逆行,则土星回归的体验会有其他的复杂情况。比如天空中的土星在顺行经过出生星图所在位置后,会再次逆行回来并产生两次额外的相交。此情况的体验比较复杂,其中第一次接触仅是真正危机来临前的预防针,当你在以为自己已读过难关时,第二次接触带来的冰冷现实会把你打回原形。直到再次经历磨练,才算真正渡过难关,这一过程会持续一个季度到近半年的时间。
(土星回归的第二种情况)
第三种情况和上一种有些许差异,行进的土星先是在真正回归前,离回归的目的地仅有一步之遥(大约三度以内),然后立马调转方向往回走,直到半年后再次抵达真正的回归之处。这种情况意味着真正回归时的难题更加险峻,而之前的逆行意味着问题在逐渐酝酿,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土星回归的第三种情况)
在第四种情况里,顺行经过的土星在一段时间后再次回到回归点的附近,以考验我们是否真正做好了迎接下一个三十年的准备。这种类型的土星回归并不像之前的两种那样复杂,只是在体验上会比纯粹的顺行式土星回归更加沉重。
(土星回归的第四种情况)
其实,无论土星给人的压力多么使我们喘不过气,它给人的责任如何沉重,我们都不应该用逃避的眼光看待它。毕竟这个世界并不如理想中那样完美,唯有这些阻碍和挫折才会使我们吸取教训,从而使人格更加强壮有力、沉稳刚毅,好在更困难的时日里坚强地走下去。若是没了土星的威严,也许我们能感到更轻松,但恐怕只能稀里糊涂、凭着一番不实际的幻想去过日子了。
前一篇:占星百问(2)三十岁后更像上升?
后一篇:占星百问(4)水星逆行有多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