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上海教师招聘模拟试题:教育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2022-10-17 14:27:34)
标签:

教师

教师编制备考

教师编制考试

分类: 上海教师招聘考试备考

教育的认知喜欢以考察概念识记和例子理解辨析的角度出题考察。而在这之中,教育史部分的知识点以多、杂、乱而著称。同时,教育史部分的知识也可以语教育的特点,教育的社会属性等知识点联动考察。那么我们今天就带领大家做一些这类的题目,帮助大家进行一下巩固和深化。

一、单项选择题

1.史料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孟子》一书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这些文字,记载了我国古代学校教育起源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哪个朝代( )?

A.夏代 B.商代 C.西周 D.秦代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校教育的产生。A选项,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夏朝,其学校的设置,一类是“序”,一类是“校”。B选项,商朝的学校名称有“大学”、“小学”、“瞽宗”“庠”、“序”。C选项,继夏、商之后,周朝时已基本形成相对完善的官学教育系统。一般来讲,西周时期的学制大致分为三等:天子所设教育机构、国学和乡学。D选项为干扰选项。BCD选项均不符合题意,A选项正确。

2.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上述典故体现了这一阶段的学校教育( )。

A.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C.教学内容科学化 D.实现了大众化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教育的特点。樊迟请学稼的意思是: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去了。孔子说:“真是个小人啊!樊迟这个人啊,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根据题干描述,樊迟请学稼的故事说明了当时的教育并不重视生产劳动,体现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主要在原始社会和近现代社会。而题干中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古代社会,这一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是相脱离的。C选项,樊迟请学稼的故事并没有体现出教学内容科学化。D选项,虽然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平等,古代教育还没有达到大众化。综上分析,A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B选项。

3.具有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特征的教育阶段是( )

A.原始社会教育 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

C.近代教育 D.现代教育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发展历程的相关知识点。选项A,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以下特点:(1)自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2)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教育活动融合在生产、生活中;负责教育的是有丰富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但这些长者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选项B,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两个时期的基本特征:(1)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教育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3)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4)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选项C,近代教育的特征: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16世纪的德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出现了双轨制;形成了较系统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选项D,现代教育的特征表现为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现代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综上,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是:在原始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融合在一起;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具有非生产性;在近代和现代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故本题答案为B。2022上海教师招聘模拟试题:教育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