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海教师招聘考试常见练习题

标签:
教师教师编制备考教师编制考试 |
分类: 上海教师招聘考试备考 |
一、单选题
1.( )是教育所固有的规定性,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A.教育职能 B.教育价值 C.教育本质 D.教育手段
1.【答案】C。解析:教育的本质属性指的是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故本题答案为C。
选项A,教育职能是指社会组织、机构以及国家在实施和管理教育方面的责任与作用。我们一般说的是学校的教育职能,学校教育职能的完成意味着教育功能的实现。教育功能是学校教育职能实现的自然结果。
选项B,教育价值是教育对人和社会的意义或作用。
选项D,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为达到一定教育目的所采用的活动方式和方法总称。
综上,ABD与题干表述不符,故选择C选项。
2.刘老师在教学中,特别注重课程实施过程中与学生讨论对话和沟通所产生的灵感和实际经验,这说明刘老师的课程实施取向是( )。
A.忠实取向 B.创生取向 C.调适取向 D.长善救失取向
2.【答案】B。解析:创生取向指的是师生在具体情境中共同合作,创造新的经验,题干中强调在互动基础上的创新和生成,属于创生取向,故本题选B。
选项A,忠实取向指的是忠实执行课程方案。
选项C,相互调试取向指的是师生共同参与,双向互动
选项D,为干扰选项,故不选。
综上所述,故本题选B。
3.学生小华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经常满足于现状。在某次和你的交谈中,小华坦言自己的意志力不强,一旦知识有点难懂,就放弃对该知识的学习。对此,你会引用下列中( )对其进行劝诫。
A.“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道德的结构。道德的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题干中小华说自己“意志力不强”,因此教师应加强道德意志的培养。
选项A,这句话的意思是求学问道的方法在于书读百遍(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此为勤);如百川赴海,日进不已(此为学海无涯)那样,做学问须用耐心(此为苦)当舟。因此,学习要坚持不懈。
选项B,这句话意指上天生下我,一定有需要用到我的地方。金钱用尽了,这些散去的东西以后依然会归来。体现人生在世须有积极向上、心胸豁达的心态。
选项C,这句话的是意思是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体现无私奉献的精神。
选项D,这句话的意思是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一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母亲像春天阳光般的慈爱呢?体现做人应懂得感恩。
综上所述,教师应加强对该学生道德意志方面的培养,本题正确选项为A。
4.上语文课时,王老师总是让学生用红笔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王老师这是运用了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4.【答案】A。解析:知觉的特性包括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做知觉的选择性。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简而言之就是,利用了选择的对象与忽略的背景之间的关系。
选项B,整体性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体孤立的部分,而总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
选项C,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选项D,理解性是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示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简而言之就是当我们对一个客观事物有了自己的理解就会得出与其他人不同的问题答案,比如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故本题选择A。
5.小邓作为学习委员,长期以自我为中心,盲目乐观,一旦考试取得好成绩就非常骄傲自大,班上的同学都不喜欢他。小邓的行为是( )的欠缺。
A.自我认识 B.自我概念 C.自我体验 D.自我控制
5.【答案】A。解析: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A项,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想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
B选项,自我概念也称自我形象,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特征的知觉、了解和感受的总和。
C选项,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
D选项,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
题干中小邓长期自我为中心,盲目乐观缺乏对自己的正确理解和评价。
因此BCD不符合题意,选A。
6.在做物理习题时,小明碰到了一道始终解答不出来的试题,于是他跳过该题继续完成后面的试题。两天后,小明再次做这道题时,没一会儿就找到了解题方法。上述情况属于( )。
A.遗忘 B.提取失败 C.酝酿效应 D.顿悟
6.【答案】C。解析:遗忘是指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再认或回忆发生错误。酝酿效应是指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答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星期,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这时常常可以很快找到解决方法。题干中小明碰到了一道始终解答不出来的试题,两天后,小明再次做这道题时,没一会儿就找到了解题方法。体现了酝酿效应。顿悟体现的是猛然醒悟的一瞬间。
综上所述,本题选C。
二、简答题
简述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
【参考答案】
(1)主体性原则。
(2)内化性原则。
(3)特定性原则。
(4)生成性原则。
(5)有效监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