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地理经典题目解析-《大洲和大洋》

标签:
教师教师编制备考教师编制考试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 |
分类: 上海教师资格考试备考 |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发现,南美洲与某大洲的大陆轮廓比较吻合,提出了大陆处于不断漂移的观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南美洲大陆轮廓比较吻合的是( )。
A.北美洲大陆 B.亚欧大陆 C.澳大利亚大陆 D.非洲大陆
2.后人根据其提出的观点,建立了更为全面的( )。
A.大陆漂移学说 B.日心说 C.生物进化学说 D.板块构造学说
3.一位旅人将从亚洲步行至非洲,当他到达洲界线的时候,需要( )。
A.走过土耳其海峡大桥 B.走过苏伊士运河大桥
C.穿过乌拉尔山的隧道 D.乘坐里海渡船
4.下列现象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
A.喜马拉雅山脉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B.资源消耗严重,几近枯竭
C.工业污染加剧 D.全球气候变暖
5.关于世界海陆分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洋总面积大于陆地总面积
B.世界海陆分布是均匀的
C.世界海洋面积大约占地表总面积的71%
D.不管怎么划分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七大洲中与南美洲大陆轮廓比较吻合的是非洲大陆,两大洲都是北部宽阔,南部狭窄,两大陆之间隔着大西洋,D正确。故选D。
2.【答案】D。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发现,南美洲与某大洲的大陆轮廓比较吻合,提出了大陆处于不断漂移的观点。后人根据其提出的观点,建立了更为全面的板块构造学说,D正确。大陆漂移学说是魏格纳提出的,日心说是哥白尼提出的,生物进化学说是达尔文提出的,故选D。
3.【答案】B。解析: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一位旅人将从亚洲步行至非洲,当他到达洲界线的时候,需要走过苏伊士运河大桥,B正确,土耳其海峡、乌拉尔山、里海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答案】A。解析:地球表面是由海洋与陆地组成,海洋与陆地的分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会发生变迁的,如喜马拉雅山脉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表明此处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抬升形成了陆地,是海陆变迁的证据,A正确;而资源消耗、工业污染和全球变暖是人为因素导致,与海陆变迁无关,BCD错误。故选A。
5.【答案】B。解析:关于海陆分布的叙述,世界上绝大部分是由海洋组成,海洋约占71%,陆地只占29%,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说法,故A和C正确。世界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故B错误。不管怎么划分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故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选项,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