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父母心狠影响两个方面看孩子的独立 |
我如约按响了门铃,一个白人小丫头出来开了门,她很有礼貌地向我问好,随后又跑出来一个更小的女孩,从她们穿的校服来看,她们是小学生。
我诧异地问:“你们的爸爸妈妈呢?我跟他们约好了呀!”
“他们还在睡觉。”
我低头看了看表,现在正是很多孩子吃早餐的时间,怎么这对夫妻还在睡觉!?这两个孩子有可能没吃早餐,或者自己做早餐。看着她们不由得想起了我的两个孩子,他们现在肯定坐在桌子边正幸福地吃着热乎乎的早餐呢。想到这我忍不住地心酸:这对父母太不负责任了,两个孩子太可怜了。“请你们去叫你们的爸爸妈妈好吗,我有事找他们。”
过了一会儿,一位爸爸睡眼惺忪地出来了,那位姐姐拉着妹妹的手去上学了,临走有礼貌地跟我说再见,看着她阳光灿烂的笑容,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在新西兰有的家庭是这样,父母只图自己的生活享受,不太在意孩子,甚至不管孩子,有的孩子连饭都吃不上。或许有人会纳闷:新西兰是个富足的国家,社会福利在发达国家也是名列前茅,政府发给贫困家庭的补助也会让家庭衣食无忧,在这种条件下,怎么会有孩子吃不上饭呢?可事实确实如此,有的父母拿着政府给的钱,自己花天酒地去了,孩子当然就吃不上喝不上了。尽管这样的家庭是少数,但最后受影响的是孩子。
我们一代一代的华人,不管是在海外还是在国内,大都比较重视孩子,甚至以孩子为核心,呵护孩子的冷暖,关心孩子的成长,很大程度都是向下无私地给予、忘我地给予,跟洋人父母把自己的生活摆在首位相比,是截然的不同。当然,本文不讨论这两种家庭文化传统的优劣,只是从孩子教育的角度来就事论事。
我们华人很看重孩子,但有的华人家庭对孩子的照顾太细致了:父母帮孩子穿衣服、帮孩子系扣子、帮孩子刷牙、帮孩子洗澡、帮孩子做这做那……事无巨细什么都做到了,孩子的能力就有可能锻炼不出来了。
我在那户人家办完事情出来,静下心想想:这对小姐妹碰到这样的父母未必是一件坏事。父母没怎么管孩子,孩子倒得到了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能不强吗?——因祸得福,对孩子的成长倒是益处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