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见啥要啥哭闹撒泼大人心软方法 |
家长都有带孩子外出购物的经历,本来是件轻松的事情,往往不轻松,往往演变成大战:孩子见啥要啥,不给买就哭闹,严重的还会打滚撒泼。家长说也不是,打也不是,真是尴尬的要命。
有的家长不想让自己丢“面子”,很想尽快平息这种哭闹,就由着孩子性子买了孩子想要的东西。孩子得逞了,孩子学会了——哭哭闹闹有用,下次为了要别的东西,还会哭哭闹闹,不给,就变本加厉地撒泼。实际上,家长的妥协助长了孩子的哭闹行为。这是家长的原因。
有的家长无名火气,训斥孩子,还与孩子争辩。孩子通过哭闹是想获得家长的关注,家长的训斥也好,争辩也好,实际上是给了孩子额外的关注,用这种训斥和争辩奖赏了孩子的哭闹。这还是家长的原因。
那麽怎么办呢?
就地平静——家长需要克服所谓的面子问题,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让哭闹的孩子就地平静,自己则静静地站在一旁。
拉到一边平静——如果那个购物现场有很多顾客,家长把孩子拉到一边,让孩子平静,自己还是静静地站在一旁。
孩子要平静多长时间呢?一些教育机构采用的是如下的规则:2岁以下的孩子须平静1分钟,3-5岁的孩子须平静3分钟,5岁以上的孩子须平静5分钟(这里的平静时间是从孩子安静下来始算,孩子的哼哼时间是不算在内的)。
孩子冷静完成后,家长要及时肯定孩子为平静付出的努力,然后和善而坚定地告诉孩子:我们不买什么什么,我们要买什么什么。这时家长不要再提及孩子无理取闹的行为,这是为什么呢?孩子通过平静刚刚调整好情绪,家长再数落一遍孩子,把孩子调整好的情绪又打落下去,这样为孩子再一次调整情绪带来了障碍。所以,建议这时的家长不要再揪住孩子的小辫子而深度教育了。
以上是出现问题的应对方法,那么怎样才能让购物变得轻松而愉快呢?功夫须下在前面。
外出购物前和孩子商量一下,家里需要买什么,然后列一个清单。如果孩子想买什么东西,在商量一致的情况下,把这样东西列入清单,大家按照清单去购物。建议家长明确地告诉孩子,如果出现见啥要啥的情况,爸爸妈妈就会用到上述的方法,而孩子就会承担上述的后果。
我这个家庭曾经和另一个家庭外出购物,对方的孩子也哭哭闹闹,他要的不是什么玩具、也不是什么吃的定西,他要的是家长的智能手机。那位家长不想让孩子打扰两个家庭购物的愉快气氛,就把手机给孩子玩了。那位家长说:“这个孩子可会看了,他一看到我跟别的家长聊天,就过来哼哼,磨着要我的手机,我怕他烦我,就给他玩手机了。”家长的怕,家长的图省事,倒助长了孩子的哭闹行为,也奖励了孩子玩手机游戏,这种妥协没有任何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