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下册Recycle 1教学设计

(2015-04-24 11:01:22)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类别

教学目标

句型

1.能够掌握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第一至第三单元中的核心句型。

2.能够在情景中运用句型When do you...?We ...at...o'clock.询问并回答某时做某事。

3.能够在情景中运用句型When is...?It's in...询问并回答某个活动在哪个月举行。

4.能够按照正确的语音,语调,意群朗读邮件与诗歌。

词汇

1.能够听,说,读,写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第一至第三单元中关于日常作息,日常活动,季节描述及季节性典型活动,理由陈述,12个月份名称及其缩写形式及相关活动的单词或词组。

2.能够在有意义的语境中理解并运用上述话题词汇或短语。

语音

1.能够掌握第一至第三单元中cl,pl,br,gr,ch,sh的发音规则。

2.能够读出符合发音规则的单词,并能根据发音拼写出符合发音规则的单词。

 

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学习策略

目标

 

1.能够思考并养成科学作息,劳逸结合的生活方式。

2.能够关注四季更替的自然变化,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环境意识。

3.能够阅读邮件获取主要信息,体会不同国家和地区间气候的差异,以及相关生活方式上的差异。

4.能够在朗读诗歌的过程中注意语音,语调,节奏等特点。

5.能够了解单词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单元

课时

分配

1课时

Sarah's weekend P32-33

2课时

Sarah's weekend P34

3课时

Sarah's weekend P35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

重难点

 

Sarah在电话里邀请朋友一起安排周末活动的情景,复习与巩固第一单元的核心语言

教学

准备

 

     PPT,图片,录音机

 

 

 

 

学  

 

.Warm-up (Revision)

备注

1.教师与学生自由对话。教师提问: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学生引导学生巩固并适度拓展一些活动以及相应的时间,地点等词组,如,play ping-pong,at 7o'clock,in the park; go swimming,at 2:00 p.m.,in the swimming pool:play football/basketball,at school;visit science museum,in the afternoon;watch movie,at night;pick strawberries,fly kite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交谈复习前三单元重要话题。

 

.Presentation

1.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对话内容和选项独立完成练习,教师给学生一些时间,让学生自由做Page33第一道题的练习。

设计意图:先独立完成练习,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2.学生完成练习,老师公布答案,学生自主订正。

3.学生针对练习自由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4.学生朗读对话,然后两人一组,自由练习对话。

5.教师请学生根据父母的作息时间列出父母的作息时间表。例如:

My mother's timetable

6:30a.m. Get up

7:00a.m. Cook breakfast

8:30a.m. Go to work

5:00p.m. Go home

6:00p.m. Cook dinner

8:00p.m. Watch TV

9:30p.m. Go to bed

然后教师请学生根据自己列出的时间表,两人一组进行对话表演。其中一人扮演父母,另一人扮演学生。

S1When do you get up,Mum?

S2usually get up at 6:30 a.m.

.......

设计意图:角色扮演,设置情景,培养口语能力和语言使用习惯。

.Summary

1.和父母进行时间表对话练习。

2.做活动手册上的配套练习。

 

作业

设计

 

 

1.P32页听读两遍。

2.默写U1-U3词汇。

 

 

板书

设计

 

Recycle Sarah's weekend

 

go shopping play basketball

          go swimming go on picnic pick apples

When do you...?

 

课后

小结

   通过大量的练习,刺激孩子对已经学习过的句型和语法的回忆和巩固。在通过小组活动加以巩固。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说出四季的特征和最喜欢的季节及原因。

突破方法:通过听力练习,反复朗读,小组对话等形式来突破重点。

难点:仿照Read and answer 上面的小短文进行写作。

突破方法:通过听力练习,对话练习,团队活动等形式来突破难点。

教学

准备

 

     四季挂图,录音磁带,奖品

 

 

 

 

学  

 

.Warm-up (Revision)

备注

1.教师放第二单元A,B,部分Let's talk中的录音,全班跟读。

2.教师放歌曲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全班齐唱。

教师要注意在引导学生跟读录音和唱歌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复习重点词汇,回忆重点句式等知识。

 

.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四个季节的图片,并提问: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Why do you like the season best?学生观看后展开对话。

设计意图:图片使用,引起兴趣,刺激回忆,直观有效。

2.教师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后习题Read and answer部分,要求学生在短文中找出回答问题的信息点。学生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

3.教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并核对答案。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学生提出不懂的单词的句子,教师进行讲解。

4.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教师注意总结书信写作的格式。

设计意图: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格式,应在细节中体现。

.Summary

1.学生完成Read and answer部分下面的练习后,围绕“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spring?"来展开,写一封英文回信。

2.学生写完后,教师请几位学生在课堂上大声读出自己写的英文书信,教师对其进行点评。

作业

设计

1. P33页听读两遍。

2. 预习P33-34

 

板书

设计

 

Recycle Sarah's weekend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

What do you usually do then?

 

课后

小结

     四季的复习可以结合现实中的话题,让孩子自由发挥,这样可以避免单纯的复习短语和句型引起的厌倦心理。

 

课时

第三课时

教学

重难点

1.能够读懂Read and answer上面的小短文,回答文后问题,并能模仿短文进行写作。

2.会读已学字母组合的发音,并进行归类总归。

教学

准备

 

四季挂图,录音磁带,奖品

 

 

 

 

学  

 

.Warm-up (Revision)

备注

1.教师播放诗歌Bed in Summer 的录音,学生先听一遍录音。

2.教师要求学生完成课本Find "friends"in the poem for the words below部分的练习。

3.教师第三遍播放录音,学生核对所找的单词。

4.教师最后公布答案,学生可以提出疑问,教师进行讲解。

设计意图:先听后练习,可以提高听力能力。 

 

 

.Presentation

学生四人为一组,小组内每人分别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然后每个小组选出读得最好的一位学生上台朗读,最后再由全班学生投票选出读得最好的学生。选出前三名,教师进行奖励。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教师注意总结书信写作的格式。

设计意图: 朗读诗歌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情感的能力,感受到课堂之外的语言的美丽和魅力。

.Summary

1.学生表达过程中如果说出有创意的句子,教师及时写在黑板上,供学生在书信写作时选用。

设计意图: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

2.老师将全班分为五组,让每组学生分工合作,写出包含画线字母组合的单词,写在每组的表格里面。老师计时,时间到,学生停止写。然后教师统计哪组学生写的单词最多,正确率最高。获胜的组员获得奖励。

设计意图:单词拼写比赛,及时巩固单词,有培养竞争意识。

 

作业

设计

 

 

1. P34-35听读4遍。

2. 预习U4

 

 

板书

设计

 

Recycle Sarah's weekend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

What do you usually do then?

 

课后

小结

    系统有条理的复习,可以帮助孩子理清学习的重难点,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兴趣。所以复习非常重要,更能体现老师对教材和内容的掌控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