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刘长佑:罢官归乡,一路拒绝馈银

标签:
曾国藩左宗棠湘军刘长佑刘坤一 |
分类: 保家卫国,威武湘军! |
清官刘长佑:罢官归乡,一路拒绝馈银
湖南新宁人刘长佑是湘军江刘一系的领袖人物。他本是文弱书生,乘时代风云际会,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一跃成为朝廷一品大员、封疆大吏。作为湘军统帅,刘长佑除“文治武功”长期为人称道外,还有着许多的闪光点,其中最重要的是为官清廉。他虽官至一品,饮食起居一如在湖南乡下时,不坠耕读家风。这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晚清时代,显得尤为可贵。
1867年,沧州盐民张六等人起义,逼近京城。时任直隶总督的刘长佑因镇压不力被革职。翌年正月,刘长佑带着200名随行的楚勇离开直隶回乡。前来接替直隶总督职位的大学士官文知道刘长佑为官清廉、生活拮据,担心他银两不够,难以养活随行人员,于是联合百官、绅商一齐捐银三万两送给刘长佑,被他断然拒绝。刘长佑一行坐船由运河南下,来到德州。德州知府前往拜见,说:“直隶制台大人派人送来大人拒收的三万两白银,请务必收下!”刘长佑仍坚持不受,请他派人把银两送回直隶。
刘长佑一行继续由运河南下,到达江宁(今江苏南京)。时任两江总督曾国藩是刘长佑的老朋友,前来接风洗尘。曾国藩知道刘长佑十分清廉,又见随行的人特别饥苦,便提出馈银三千两,作为刘长佑一行人的盘缠。刘长佑断然拒绝。这样一来,曾国藩就犯难了。送银子吧,刘长佑绝不会接受。不送银子吧,由江苏到湖南路途遥远,必要的花销不少,刘长佑囊中羞涩,必定难以应付。一时间,曾国藩陷入两难境地,不知怎么办才好。这天夜里,曾国藩一夜未眠,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第二天,他叫来几个心腹,让他们带着三千两银子跟随刘长佑回湖南,沿途每天给刘长佑的随行人员发放银两,只瞒住刘长佑一个人。曾国藩用这样的办法,帮助刘长佑一行人顺利回到家乡。
刘长佑一行人来到湖南省城长沙,湖南巡抚刘崐前往接见。他见刘长佑衣着简朴、身无余银,心里由衷佩服。在给朝廷的奏章中,他写道:“大臣归乡如刘荫渠(刘长佑,号荫渠)简朴清寒者,当今罕见。”
古往今来,做大官、居高位者因为骄奢淫逸而亡身败家的,数不胜数。像曾国藩、刘长佑、彭玉麟等湘军将帅这样始终清廉自守的,凤毛麟角。而这,正是湘军将帅群体值得今人敬佩、学习的方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