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越是成熟的人,话越少!
(2018-06-17 09:13:51)
标签: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湘军曾国藩家书 |
分类: 煮酒论史 |
古来凶德致败者,约有两端,曰长傲,曰多言。
最近流行一句话,“社会我李哥,人狠话不多”。这句话说明了一个道理:真正厉害的,办事有手段的人,话往往不多。
这个道理,曾国藩也是认同的。他是在长期的为人处事的实践中,逐渐悟出这一点的。
年轻的时候,曾国藩话特别多。在北京当京官那会,每逢同僚聚会,曾国藩总是最活跃的一个,酒喝得最多,话说得也最多。
曾国藩这个人,有个优点,那就是善于反省。每次喝得醉醺醺的回家后,曾国藩都会很后悔,为自己在酒桌上说的那些大言不惭的话感到羞愧。
后来,曾国藩立志修身,提出了著名的“三戒”,其中一戒便是“戒多言”,要少说话。
自此以后,曾国藩说话很谨慎。不经过仔细思考的话不说,没有十足把握的话也不说。
说话谨慎,固然会给别人留下不聪明的印象,左宗棠就多次讥讽曾国藩,说他笨,李鸿章也说曾国藩“儒缓”,但这种谨慎,确实使曾国藩避免了许多灾难。
身居高位,战战兢兢,说话稍不注意,就可能引起朝廷的忌恨,招来杀身之祸。没有说话谨慎这一优良品质,曾国藩是不可能善终的。
曾国藩不仅自己“戒多言”,还把它作为评价人才优劣的重要标准。曾国藩最喜欢的人才,是那种朴实话不多的,比如湘军名将李续宾。
对那些喜欢夸夸其谈,说话很少着调的人,曾国藩总是抱有怀疑。
湘军名将王錱,军事才能很高,是个难得的人才,就是有一点不好,太傲,喜欢夸夸其谈。曾国藩对他的缺点很反感,没有重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