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国藩:与其争强好胜,不如随遇而安

(2017-06-22 12:59:36)
标签:

曾国藩

做人

做事

修身

家教

分类: 晚清第一圣:多面曾国藩

世上的人,难免有争强好胜之心。适度地争强好胜,可以使人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永葆活力而精神焕发,但如果不有效地加以控制,结局就会大不相同。

和常人一样,曾国藩年轻的时候也很争强好胜。这是他的优点,但同时也是缺点。

他在北京当官的时候,结交了很多牛人,这其中就包括了日后著名的散文家梅曾亮、著名的书法家何绍基。

面对各有所长的朋友,曾国藩的正确态度应该是谦虚学习。但曾国藩没有这么做。他暗暗地和梅曾亮、何绍基较劲,试图压倒他们。

这种爱面子、爱虚荣、争强好胜的心态,是非常不好的。曾国藩没有意识到它的严重性,结果遭致了极大的羞辱。

在长沙练兵的时候,曾国藩一味争强好胜,将行政权、司法权、财权、军权全部揽到自己手里,架空了巡抚、提督、布政使、按察使等省内高官,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

成了众矢之的的曾国藩,办事各种不顺,后来更是在绿营兵的一次哗变中,差点丢了命。这次争强好胜所带来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特别是1857、1858年间的归乡反省,曾国藩逐渐认识到了争强好胜的弊端。

此后,他虽然仍有逞意气与人争辩的时候,但较之以前,已经好很多了。

晚年的曾国藩与贴身幕僚赵烈文谈话,回顾了自己的一生,把自己从争强好胜到随遇而安的转变,视作一生成败的关键。可见,克服争强好胜的毛病,有多么的重要!

 

更多精彩,请关注“学习曾国藩”微信公众号:

曾国藩:与其争强好胜,不如随遇而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