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曾国藩做人做事修身家教 |
分类: 晚清第一圣:多面曾国藩 |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欲望。学会不计得失,跳出物欲的控制,是迈向幸福人生的第一步。
得和失,永远不是绝对的。你得到的同时,也在失去。得到荣誉,或许就会失去动力;得到金钱,或许就会失去快乐;得到权力,或许就会失去自由。所以,得不足喜,失不足忧。
曾国藩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染,又经过多年宦海沉浮的历练,深知“日中则昃,月盈则亏”的道理。在得失面前,他能做到宠辱不惊。这是他得以善终并为后世人敬仰的关键一点。
1864年,经过长达11年的征战,曾国藩及其率领的湘军大功告成,拿下了南京。
对于曾国藩这个帝国的救命恩人,清王朝并不吝惜它的赏赐,给予他极高的封赏,此时的曾国藩荣宠至极。
这是多少人做梦都想得到的荣耀啊!然而,曾国藩得到了却并不开心。那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觉,深刻地占据了他的内心。
名满天下,谤亦随之。质疑的声音不仅来自权力中枢、京城言官,还来自湘军内部。
左宗棠是曾国藩的挚友。当年左宗棠因为樊燮事件遭人报复,落魄北上,正是因为曾国藩的援助,左宗棠才幸免于难,并且成为曾国藩麾下重要将领。左宗棠日后的所有功业,都是基于此的。
然而这时候,左宗棠不念旧情,抓住曾国藩的一点小问题不放,拼命地拆曾国藩的台。
这令曾国藩感到寒心。他知道,自己现在看上去很风光,实际上危机四伏。破解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将自己得到的东西全部退回去。
曾国藩将平定太平天国的功劳让给官文等满洲将领,又自翦羽翼,裁撤了湘军。这样一来,曾国藩失去了名,失去了利,得到了最重要的安全。
事实证明,曾国藩的这一做法是相当明智的。曾国藩的这一智慧,值得我们学习。
更多精彩,请关注学习曾国藩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