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曾国藩做人做事修身家教 |
分类: 晚清第一圣:多面曾国藩 |
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联想到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君子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
早年的曾国藩,不太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凡事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横蛮地推行自己的意志。
在长沙练兵的时候,他行政、司法、财政、军事一把抓,将巡抚、提督、布政使、按察使完全架空,又强迫绿营和乡勇一起训练,弄得天怒人怨,最后只得灰溜溜地逃离长沙,到衡阳去练兵。
兵困江西的时候,曾国藩依旧我行我素。结果和在长沙时一样,几乎所有的人,都排挤他。
归乡反省期间,曾国藩才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重要。再度出山后,曾国藩碰到任何事情,都会首先替别人考虑,从不做让别人难堪的事情。这是曾国藩成功地改善了人际关系的关键。
曾国藩离任两江总督的时候,存下了2万两银子的积蓄。宅心仁厚的曾国藩,决定把其中的1万两捐给南京的穷人。他叫来几个幕僚,命他们偷偷地把钱捐出去。
有人问:“为什么不公开捐助呢?那样,你的慷慨大方,不就天下皆知了吗?”
曾国藩说:“选择公开的方式,会让那些不想捐赠的官员,感到难堪。效仿我吧,心疼银子。不效仿我吧,又显得吝啬,没有爱民之心。”
从这件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后期的曾国藩,做任何事情首先考虑的都是别人的感受。这是情商高的重要表现。曾国藩的这一智慧,值得我们学习。
更多精彩,请关注学习曾国藩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