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曾国藩做人做事修身家教 |
分类: 晚清第一圣:多面曾国藩 |
在人际交往中,并不是所有的事情你都要弄得一清二楚。有些事情,你弄得太清楚了,会引火烧身。
碰到这种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最佳选择。就让它成为一笔糊涂账吧。
1859年,一伙神秘人物出现在了安徽。他们自称是奉皇上之命,来江南访查军情的。
不少官员被他们的气场震倒,毕恭毕敬、好酒好菜地招待他们。人们传言纷纷,有人说他们是亲王贵戚,还有人说这是皇上微服私访。
这伙人炮制了一份诏书,命一知县送给曾国藩。曾国藩怀疑这伙人是招摇撞骗,看那诏书,果然发现了不少与朝廷体制不符的文字。
然而,这份诏书又确实透露出了一些京城政治斗争的内幕。不是身居高位的人,是不可能知道这些事情的。
这伙人到底是什么人?曾国藩拿着这份诏书,应该怎么办呢?
要是归乡反省前的曾国藩,碰到这样的事情,肯定会把这伙人抓起来。然而,现在的曾国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愣头青了。他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伙人见曾国藩不理他们,自知无趣,又去找湖广总督官文。官文把他们抓起来,但也没细究。最后,这件事不了了之。
事实证明,对这种充满悬疑的事情,糊涂处理是最好的方式。糊涂处理,可以避免引火上身。这种糊涂的智慧,值得我们学习。
更多精彩,请关注学习曾国藩微信公众号:
后一篇:曾国藩的智慧:懂得进,更要懂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