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曾国藩做人做事修身家教 |
分类: 晚清第一圣:多面曾国藩 |
人不可能总是成功,一味追求胜利,一味闷在一条死胡同里,必然会导致无谓的失败甚至牺牲浪费。
1854年,太平军进攻长沙,进抵距离长沙仅仅60里的靖港,另以一部进攻湘潭,对长沙实行南北夹击。
在左宗棠、彭玉麟等人的主张下,曾国藩命湘军水师名将杨载福、彭玉麟等率湘军水师五营,协助塔齐布收复湘潭。曾国藩对杨载福、彭玉麟等人说:“你们打头阵,我会带着另外五营水师跟进的。”
本来说得好好的,到晚上曾国藩就变卦了。长沙城内的一些富商在曾国藩面前喋喋不休,使他改变了想法,准备进击靖港。
用将则胜,自将则败,是曾国藩打仗的一大特点,靖港一战也不例外。在靖港的战斗中,湘军被太平军重创。
这时候的曾国藩,还没有练就日后那身宠辱不惊的本领。他被困难击败了,一头砸进了冰冷的湘江水中。幸亏被人救起,不然中国历史可能要改写了。
曾国藩的心魔,就是不会退一步想。他的心里,充斥着这些负能量:靖港大败了,湘潭很可能也大败了,太平军就要合围长沙了,湘军已经无路可走了,我怎么向朝廷交代,怎么向三千万湖南同胞交代,士可杀不可辱,我还是自杀了好。
他这么想着,就必然导致轻生的行动。其实,形势远比他想象得要乐观。进击湘潭的湘军取得了重大胜利,一举扭转了被动局面。靖港的失败在湘潭的大胜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退一步讲,即使进击湘潭的湘军,像曾国藩悲观估计的那样失败了。局势也不会到完全绝望的境地。长沙这座城池,不太容易攻陷。1852年,太平军主力攻打长沙,历时八十一天,最终就没有得逞。只要自己不丧失信心,就一定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当我们遭遇困境的时候,一定要在心里不断地激励自己,每天喊几句:“我是最强的!”切不能让负能量占据了我们的心灵。天无绝人之路,信心在,希望就在。
更多精彩,请关注学习曾国藩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