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曾国藩做人做事修身家教 |
分类: 晚清第一圣:多面曾国藩 |
古人云:“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少心省事,是养生、处世的重要准则。曾国藩也是主张省事的,这是他明哲保身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为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处世多用儒家、法家准则,不像曾国藩那样受道家影响很深。曾国荃行事,多霸蛮,少谦退,引起了不少事端,给自己带来了不少的烦恼。
1866年,曾国荃被清廷任命为湖北巡抚。他与当时的湖广总督官文有积怨。当年,正是官文不发救兵,导致湘军名将李续宾、曾国荃的哥哥曾国华命丧三河镇。
后来,曾国荃的弟弟曾贞幹病逝军中,遗体运回湘乡的途中经过武昌,湖北省的其他官员都来吊丧,唯独官文没来。
更令曾国荃可气的是,官文这个因人成事的家伙,居然和自己一样被朝廷赐封伯爵。这令百战功高的曾国荃感到不公平。
曾国荃和官文又有新仇。这个新仇,是湖北布政使唐际盛挑起的。唐际盛与曾国荃的好朋友黄冕有仇,担心曾国荃来湖北会对他不利,因此极力阻挠曾国荃,挑起曾国荃与官文之间的矛盾,是最好的阻挠方式。
旧恨新仇交织到一起,导致曾国荃对官文怀有极大的敌意。他下定决心,要把官文弹劾下去。
曾国荃的主意,遭到了他哥哥曾国藩的极力反对。曾国藩知道,官文是八旗中人,朝中有人,弹劾他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
曾国藩告诉曾国荃,做官最要紧的是浑厚,对小人的卑鄙行径,不要较真,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绝对不可以主动挑起事端,引火烧身。
曾国荃没有听曾国藩的,把一封措辞非常严厉的弹劾奏折递了上去,引起轩然大波。官文并没有因此受到多大损失,曾国荃自己却成了八旗官员急欲除之而后快的对象。这官就难做了。
曾国荃弹劾官文,就是滋生事端、引火烧身的典型例子。面对官场宿敌,切忌直接对攻,正确的做法应当是表面上和谐,背地里再想办法布置除掉宿敌的天罗地网,时机成熟的时候再下手。
更多精彩,请关注学习曾国藩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