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曾国藩做人做事修身家教 |
分类: 晚清第一圣:多面曾国藩 |
韩国总统朴槿惠最近比较郁闷,针对她的动辄上百万人参加的游行示威一波接着一波。朴槿惠为什么会失败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她没能冲出小人的包围。
任何一个人,只要取得一点点成就,都会有人来吹捧。吹捧你的那些人,根本不懂你的成就,但他就愿吹捧你,捧得你飘飘然。此后你要是失败了,他没有损失;如果你取得了更大的成功,那他就有吹捧之功,他要找你办点事,你还真不好拒绝。
权力越大,吹捧你的人就越多。如果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果断远离这些小人,那你的最终结局,很可能就像朴槿惠一样,以失败告终。
中国历史上,没能冲出小人的包围,最终身败名裂的名人,每个朝代都有不少。曾国藩吸取了这些人失败的教训,始终远离那些光靠嘴巴子吃饭的小人。
在湘军史上,王闿运两次劝曾国藩造反的故事,广为人知。如果曾国藩听信了王闿运的吹捧、蛊惑,真的起兵造反,那么他的下场只能是身败名裂。
王闿运第一次劝曾国藩造反是在1854年湘军刚出师那会。这时候的湘军刚刚起步,有不有战斗力,曾国藩本人都不是很清楚。军饷多半靠勒捐,日后成为军饷重要来源的厘金制度这时候还没开展。在这种时候造反,胜算之小是显而易见的。
后来,曾国藩在祁门的时候,王闿运第二次来到曾国藩幕府中,劝曾国藩造反。这时候,曾国藩的实力较之几年前已经大为增长,清廷的主力兵绿营已遭致灭顶之灾,清廷中枢也存在着内斗,造反的条件确实有一些。但真的要做成这件事,谈何容易?部下会听命曾国藩吗?军饷从哪来?事情远不是王闿运想的那么简单。
曾国藩深知王闿运是个纯靠嘴巴吃饭的小人,虽然名气很大,但没什么办事能力。王闿运每次来,曾国藩都热烈欢迎,但是王闿运献的计策,曾国藩一条也不听。对于王闿运的吹捧,曾国藩更是不屑一顾,完全没放在心上。曾国藩的谨慎,使得他冲出了小人的包围,最终得以善终。
处在曾国藩那样的位置上,要做到这一点,真的很不容易。常人都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逆耳之言。当周边全是说好话的人的时候,曾国藩依旧能保持清醒,不妄动,实在是大智慧,值得我们学习。
更多精彩,请关注学习曾国藩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