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曾国藩做人做事修身家教 |
分类: 晚清第一圣:多面曾国藩 |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朋友苦苦地恳求你帮忙,你本帮不了什么忙,却因为心软,答应了下来。结果事情没办好,朋友不再信任你,多年的友谊就此终结。
我们的生活中还经常出现这样的事情,领导交给你一个棘手的任务,问你能不能完成,你本没什么自信,却拉不下面子,硬撑着接受了任务。结果任务没完成,领导不再信任你,你的升迁之路也就走到了尽头。
曾国藩说:“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误乃事。”人家请我帮忙,如果我做不到,就应该直接告诉他。切莫含含糊糊,导致误事。曾国藩这句话针对的,就是上述两种情况。
昨天在凤凰历史上看到一篇写袁崇焕的文章,里面提到一个细节,使我立马就想到曾国藩的这句话。
众所周知,当年袁崇焕在崇祯面前许下了一句豪言壮语,要“五年复辽”,用五年的时间把后金干掉,收复东北。
雄心壮志,固然可嘉。但当袁崇焕走出皇宫,有人问他是不是有信心成功的时候,他却说:“上期望甚迫,故以年慰圣心耳。”
原来,袁崇焕根本没信心成功,他之所以说五年就能成事,是因为他看到崇祯很焦急,心里有所不忍,所以说了个五年,以宽慰崇祯。自己办不到的事情硬撑着揽下来,这就违背了曾国藩所说的那个处世原则。
事实上,袁崇焕根本没机会“五年复辽”。他在东北,除了构筑了一道宁锦防线以外,没有其他的作为。一味消极防御,根本不出击,怎么能“复辽”?
袁崇焕既然知道后金不容易战胜,就应该把困难向崇祯讲明白,劝皇帝慢慢来。这样做结果无非就是两个。第一个,崇祯认为袁崇焕不行,罢了他的官。这样,袁崇焕至少还能善终。第二个,崇祯明白了战胜后金不容易,给予袁崇焕充分的时间以及最大的支持。这样,袁崇焕甚至有机会创造历史,战胜皇太极。
袁崇焕的一句大话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们不得不以袁崇焕为戒,谨守做不到的事情绝不答应的处世原则。这样,我们就离“言必信,行必果”的君子风范近了一大步。
更多精彩,请关注学习曾国藩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