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曾国藩做人做事修身家教 |
分类: 晚清第一圣:多面曾国藩 |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是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的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曾国藩也有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君子之处世,不能没有气节,但是,绝不能有傲气。
曾国藩说:“那些洁身自好的君子,常常讲究气节。但有一些人没能掌握正确的方法,在讲究气节的同时,养成了傲气,自己却毫无察觉。
“讲究气节,针对的是自己。君子处世,要有原则,那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些绝不能动摇,这是气节。而傲气则是针对他人,在别人面前显得自己很了不起。气节和傲气的区别,就在这里。”
为了方便读者理解这段话,曾国藩在下文中举了一些例证,其中一些是讲究气节的,另一些则是关于傲气的。
先讲一个讲究气节的故事。曹魏的时候,有两个重臣,分别叫孙资和刘放。两人大权在握,巴结他们的很多。但有一位大臣,却不愿与他们往来,这人就是辛毗。
辛毗的儿子辛敞见老爸一直没升官,劝他到孙资、刘放那里活动活动。辛毗一听,大义凛然地说:“我为人处世有自己的原则,决不能破坏。我不巴结孙资、刘放,大不了就是做不了三公,没什么了不得的。”
曾国藩认为,辛毗的这种做法就是讲究气节。眼见着别人都靠走关系升官发财了,而他却不走这样的歪道,内心有自己的坚守,决不动摇,这就是气节。
再说一个傲气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孔融。孔融才气很高,又是孔子的嫡系子孙,地位不一般。这本都是优势,但在孔融身上,却发生了副作用。因为有才能、地位,孔融很自以为是,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就连他的主公曹操,他都看不上眼。
曹操大军攻破邺城的时候,曹操的次子曹丕在乱军之中遇到袁绍的儿媳妇甄氏,把她娶过来做老婆。
曹丕这件事做得确实有伤风化。但他是曹操的儿子,你孔融在曹操帐下混饭吃,对这件事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孔融不这么做,他编了个段子,说周武王灭掉商朝的时候,把商纣王的宠妃妲己给了周公。很显然,孔融这是在讥讽曹操。曹操得知这件事后,非常愤怒。
除了这件事外,孔融因为有傲气,还在许多事情上得罪了曹操。最后,曹操只得下杀手。孔融最终不得善终。曾国藩认为,孔融失败就失败在一个“傲”字上。
曾国藩说:“傲者内恃其才,外溢其气,其心已不固也。”对这句话我是深有体会。和同事聊天,为了显摆自己有学问,滔滔不绝说一大通。结果刚说完,自己就感觉很不好了。
为什么会感觉不好?因为我的真气已经外泄,内心已经摇荡不安。越是讨论自己熟悉的领域,越是要寡言。傲气,必须痛改!
更多精彩,请关注学习曾国藩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