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国藩的智慧:溺爱不可以治家

(2016-09-21 09:31:39)
标签:

曾国藩

做人

做事

修身

家教

分类: 晚清第一圣:多面曾国藩

曾国藩在一篇名为《赦》的笔记中写下这么几段话,特别有启发意义。翻译如下。

“放牧马匹的人,要将害群之马清理掉;放牧羊群的,要将害群之羊去除。治理一个家庭的道理,何尝不是这样呢?”

“那些不肖之子是怎么产生的?就是因为他们的父亲偏袒他们的过错。家里有几个儿子,个个都偏袒,结果全都堕落,没一个成才的。所以说,溺爱孩子的父亲,肯定治理不好一个家。”

教育孩子是应该严格还是放松,这是很多家长困惑的问题,包括我自己在内。

按照传统的教育方式,棍棒之下出人才,应该对孩子严格。曾国藩也是这么主张的。从在北京的时候他对待曾国荃就可以看得出来。曾国藩对曾国荃的要求是非常严苛的,弄得曾国荃很不舒服,天天闹着回老家。

曾国藩的严格还引起过他的几个弟弟的反抗。他们说曾国藩要求太严苛,不懂得爱护弟弟们。因为这事,曾国藩和他的几个弟弟,一度关系很紧张。

这种一味从严的教育方式,在那个年代要执行就颇不易了,在今天更是如此。其效果也是值得怀疑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在父母的重压下,有了心理问题,虽然成绩很好,但心理阴暗,明显是教育失败的产物。

但是一味放纵也不行。随他看电视,随他出去玩,随他打游戏,不去管,这样的孩子也肯定是不能成才的。看来,问题的关键,还是要把握好宽严之间的度,避免走向两个极端。道理很简单,怎么执行,就要看各位家长的了。

值得注意的是,宽严有济是教育他人的原则,个人修身则不可引用这一原则。对自己的要求一定要严。但凡有一点点放松,就可能引发大溃败,前功尽弃,这是绝对不行的。另外,对自己要求严格了,在教育别人的时候,也更有底气。所谓“厚责于己,薄责于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更多精彩,请关注学习曾国藩微信公众号:

曾国藩的智慧:溺爱不可以治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