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曾国藩做人做事修身家教 |
分类: 晚清第一圣:多面曾国藩 |
曾国藩在给曾纪泽、曾纪鸿兄弟的遗嘱中提到了一个常人很容易犯的毛病,那就是患得患失。
“患得患失”一词出自《论语》。孔子对弟子说:“可以跟品质低下的人共事吗?他们在没有得到的时候,忧虑不能得到;当他得到以后,又担心失去。如果担心失去,那就什么坏事他都能干得出来了。”在孔子眼里,患得患失的人是品质低下,不能共事的。
曾国藩在遗嘱中提到患得患失时说:“那些贪婪的人,贪图名,贪图利,只干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一点绳头小利都不放过,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患得患失的人啊。”
孔子、曾国藩所说的患得患失的人,在曾国藩身边有个很典型的例子,那就是曾国荃。老九做曾国藩的弟弟真是苦啊,经常被我拿来做反面例子,嘿嘿,对不住了。
曾国荃是个很要强的人。要强并不完全是坏事,近代湖南名人基本上都有好强的个性,近代湖南人才多和这种个性是有关系。但要强走向极端,就容易过分注重功名。
在湘军与太平军的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最后阶段,太平军被曾国荃率领的湘军包围后,并未崩溃,依旧顽强作战,化解了湘军的多次进攻。曾国荃眼看着胜利就在眼前,却始终不能完成最后一步,很是焦虑,得了严重的肝病。
曾国荃这就是患得患失。按照曾国藩的看法,人的功名都是天注定的,人只要尽人事、听天命就行了。命中有的注定会有,命中无的你强求也拿不到。
曾国荃不这么想,他一心想拿下攻克江宁这个首功。所以,在那段时间里,曾国荃的心理完全是失衡的。一个平时注重修养的人,与一个没什么修养的人的区别,在这里体现得相当明显。
曾国荃的这个毛病我也有。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也是一个心胸不是太宽阔的人。每天所想的是,都是怎么出名,怎么赚大钱。
这种思想并不完全是坏事,曾国藩也说人要立志,要使自己从芸芸众生中脱离出来,成为佼佼者。但我的情况和曾国荃类似,太看重名利了,太急于求成了,太想证明自己牛逼了,所以我现在整个的状态,也是心理失衡。
看了曾国藩的经典名言,写了上述这些反思的话后,我觉得应该有所改变了。有同样毛病的朋友,一起行动吧!
更多精彩,请关注学习曾国藩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