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重金求子”当的为何多是老年人

(2014-12-25 09:35:51)
标签:

情感

重金求子

老年人

孤独

           “重金求子”这种骗术已存在了很多年,如果按曝光频率看,恐怕再有人报道,也都不一定有人看了。可就是这种人人皆知为假的骗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总还有人上当。

http://s2/mw690/003RKNmjty6OExyPKAF01&690

            印象中,“重金求子”的小广告早在十多年前就贴遍了大街小巷。广告很有意思,总是在正文旁边附上性感迷人的年轻女人照片,广告内容千篇一律,都是以少妇口吻说,如何嫁了富豪,富豪又碰巧不能生育,眼看着后继无人,故谁愿意帮她,将可获五十万元酬劳云等等。“重金求子”的小广告通常在车站、宾馆附近贴的较多,由于为男性营造了对美女和金钱的幻想,因而最初,颇有不少心存觊觎的男子上当受骗。

            受骗者往往会拨打广告上留的电话,而电话的一端,常由骗子安排一名声音柔美的女性来应对他们的各种猜测、怀疑和不安,继而进一步诱惑他们上钩。等到后来男方有所怀疑,无奈钱已打过,说什么也晚了。关于个中细节,媒体曾做过多次报道,慢慢的,上当的人越老越少,但再少,还是有人上当,就像电信诈骗,发出一百多万个短信,总还是有人糊里糊涂打钱。不过,从目前的上当者来看,年轻人已极少,主要都是五六十多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了。

           为什么上了年纪的人会上当呢?按说,他们年纪大,阅历多,如此街头骗局,不难识破,可是,却总有人在一步步往骗子设计好的局里爬。前两天,西安的王先生就上了当,王老今年已71岁,退休干部,妻儿因癌症去世后,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由于身体不大好,经常看病住院。有天他在路边看到了两个“重金求子”的小广告,想着事成了能得两个50万元,既能还给妻儿看病欠的债,自己还能落很多养老,就心动了。他把电话拨了过去,表示愿意帮人家生孩子,看酬劳咋办,两方女性都称钱还在香港汇丰银行,无法转成人民币,若要同居生子,还得买床单、衣服和办理同居证等,至少得几万块钱,王老急着要那50万元,就先后给两名女子打了总共18万多元。钱打出后,两个女子告诉他已先后到了西安,可他去女子所说的宾馆查,根本就没人,这才感觉不对劲,报案了。从这里例子看,王老起初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并不一定当真,只是接了电话后,才理智塌陷。试想,他都已经70多岁了,即使能生育,对方年届妙龄,哪儿还找不到比他更年轻、更健康的?另外,双方连面都没见过,女方就答应跟他同居,这在现实中,除了女的别有用心或精神不正常,谁会这么做?另外,人家的老公都是富豪了,条件一定不错,同居反而需要男方买床单,甚至花钱办子虚乌有的同居证,但凡正常人,谁能当真?这些几乎不用逻辑思考就能揭穿的骗术,王老为什么就看不透呢?显然,他的赚钱欲望太盛,俗称“利令智昏”了;其次,在女方的甜言蜜语下,他的自我认知出现了偏差,他以为自己还年轻,还有魅力,还可开始一段财色兼收的艳遇,殊不知都是在女方诱惑下产生的假想。最后,应该切实的说,老年人因为各种原因,很多都与社会脱节、陷入孤独当中,精神上缺乏与人交流,情感上缺乏与人互通,久而久之,会使认知能力受到一定影响。尤其一些家庭缺乏温暖,境况较为糟糕的老年人,挣钱的能力弱了,对钱的欲望反而越强,在没有合法赚钱渠道的情况下,就会容易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如今年以来的融资诈骗,上当的大多数也是中老年人。因此,对于老年人,需要家庭、社区以及社会给予相应的关心、照顾,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调节和情感疏导。(潘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实验基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