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山排闼送青来”——泰山石刻拾遗(八)

(2019-01-06 20:56:03)
标签:

旅游

文化

历史

“两山排闼送青来”——泰山石刻拾遗(八)

“两山排闼送青来”——泰山石刻拾遗(八)

泰山风景区从山脚到山顶,无论是建筑物旁,还有在盘道两侧,到处都有琳琅满目的碑谒、摩崖石刻,是中国文化史中的一枝奇葩。前面有专区记载,现对星罗棋布在景区内的其他部分予以拾遗,按区域分别记载。

步云桥——五大夫松一带:“两山排闼送青来”——泰山石刻拾遗(八)

“泉清自洁”石刻。位于云步桥北的飞瀑岩上,横刻楷书。首刻“光绪丁未五月”,末署“泰安府宗室玉构题”。“两山排闼送青来”——泰山石刻拾遗(八)

“俯瞰群峰”石刻。位于云步桥东侧的岩石上,竖刻楷书。首刻“光绪庚子八月”,末署“吴门石祖芬”。

“云步跻天”石刻。位于“俯瞰群峰”石刻之侧,竖刻行书。有末署,但因距离过远,相机照片模糊,无法辨认,有人说是原西泠印社社长,享誉中外的著名金石学家沙孟海所题。“两山排闼送青来”——泰山石刻拾遗(八)

“霖雨苍生”石刻。位于云步桥北侧的瀑布岩石上,横刻隶书。首刻“道光辛丑季春”,有末署但因水渍模糊看不清楚。比喻皇恩广被于民,用于颂扬廉吏施行善政。“两山排闼送青来”——泰山石刻拾遗(八)

“河山元脉”石刻。位于云步桥北侧的飞瀑岩石上,横刻楷书。首刻“咸丰庚申四月谷旦”,末署“长白文煜”。文煜是清满洲正蓝旗人,曾任刑部侍郎、四川按察使、山东巡抚、直隶总督等职,属清朝从一品大员。下方还有横刻楷书“都归一览”四字,河山元脉归一览,泰山胜景觅不完。“两山排闼送青来”——泰山石刻拾遗(八)

“至此始奇”石刻。位于云步桥附近的石壁上,横刻行书。无首刻,无末署,不知何时何人所题。

“气象巖巖”石刻。位于“至此始奇”石刻之上,横刻隶书。首刻“民国三年岁次甲寅初秋”,末署“泰安县知事丁其璋题”。“巖巖”是“岩岩”的繁体字,出自《诗·鲁颂·宫》中的“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形容泰山的高大雄伟,威严峻峭。“两山排闼送青来”——泰山石刻拾遗(八)

“世事如棋局 吾侪幸此步云桥 泉不断涤尽古今愁 民国二十一年季夏 嘉定王元增 湘潭吴贞瓒 黄梅鲁师曾 龙岩章奇光 闽侯林克俊 湘阴萧崇道同志”石刻。位于云步桥附近的石壁上,竖刻楷书。王元增系民国著名监狱学家,吴贞瓒山东高等法院院长,亦是名人学士同游泰山,感叹世事多变而铭石记事。“两山排闼送青来”——泰山石刻拾遗(八)

“民国廿一年三月偕同冯公玉祥 登泰山 宿山顶 观日出 腾冲李根源显记”石刻。位于“气象巖巖”石刻之上方,竖刻隶书。李根源是民国时期从云南出来的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这里记载了他与民国时期爱国将领、著名民主人士冯玉祥将军游览泰山的经过。“两山排闼送青来”——泰山石刻拾遗(八)

“水流云在”石刻。位于“至此始奇”石刻之下方,横刻行书。首刻“光绪戊寅”,末署“铁岭增瑞题”。语出自杜甫《江亭》“水流心不竟,云在意俱迟。”意思是说水在流,心如止水,不跟水流;云停在这儿,意念也停在这儿。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两山排闼送青来”——泰山石刻拾遗(八)

宣统己未夏五  黄岩王舟瑶  茂名林鹤年  宁海章  石门沈 程乌 承干同游”石刻。位于“至此始奇”石刻之左侧,竖刻楷书。王舟瑶清末曾任职两广学务处,监督两广师范学堂;林鹤年是清末诗人。看来是才子佳人同游,兴起而题字以纪。“两山排闼送青来”——泰山石刻拾遗(八)

“天下奇观”石刻。位于云步桥西侧不远的石壁上,竖刻楷书。无首刻,有末署“外子解甲之明年 侨寓历城 余携儿辈来探视 慕泰山名胜 蓄愿往游 登高凭眺 风景绝佳 爰题四字 以志鸿爪云尔 壬申暮春 石韩显斌勒石”。“外子”即古人对丈夫一记事的雅称,说明题字者是一位夫人。而古代出嫁从夫,喜欢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上丈夫的姓氏,“石韩显斌”则说明是一位叫韩显斌的妇女,她的丈夫姓石。所以有人根据这些猜测此“石”某人就是当年被人称为“倒戈将军”的石友三。“两山排闼送青来”——泰山石刻拾遗(八)

“雄冠五岳”石刻。位于五大夫松附近,竖刻楷书。首刻“庚午孟冬”末署“皖径王崇甲题”“雄冠五岳天下名,绝顶攀登若步云”近代书法家舒同的《登岱》与其是同工异曲。“两山排闼送青来”——泰山石刻拾遗(八)

“栏环翠秀”石刻。位于“雄冠五岳”石刻附近,竖刻行书。首刻“咸丰丙辰孟夏”,末署“长白升福”。意思是此处环绕着翠景,可享受秀色。“两山排闼送青来”——泰山石刻拾遗(八)

“《沁园春·雪》诗”石刻。位于五大夫松附近的石壁上,毛体草书。“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主席的这首诗是由泰山风景区管理局于1966年冬镌刻而成。“两山排闼送青来”——泰山石刻拾遗(八)

“排送青”石刻。位于云步桥附近不远的石壁上,竖刻楷书。首刻“道光庚子仲春”,末署“秉初陈显奕书”。 此四字语出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送青来。”王安石用对偶的句式,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给山水赋予人的感情,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题刻者二月登泰山,满目青翠,春色始浓,此情此景,顿生感概,王安石的诗句脱手而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