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供奉星斗之母的道观——泰山斗母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2018-12-16 13:37:51)
标签:

旅游

文化

供奉星斗之母的道观——泰山斗母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供奉星斗之母的道观——泰山斗母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供奉星斗之母的道观——泰山斗母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供奉星斗之母的道观——泰山斗母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供奉星斗之母的道观——泰山斗母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供奉星斗之母的道观——泰山斗母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从泰山风景区验票入口进山不远,大约一公里光景,盘山路的右侧有一座古道观,东临龙泉峰,有龙泉水自西北山峡从旁注入中溪,旧时名龙泉观。该建筑置于盘道旁深壑绝壁之上,深秀幽雅,有人称其为泰山风景区内最为幽静的地方。至于是何时何人所建,谁也说不清道不明,只知道它是泰山最古老的道观。而现存的建筑为明嘉靖年间由德王重建,距今约五百年光景。清代康熙初期由比丘尼进宫住持,进行了重修的拓建,主祀北斗众星之母,遂更名斗姥宫,又名妙香院,俗称斗母宫。

斗母是道教崇拜的女神之一,又名斗姥,道教说其为北斗众星的母亲,名斗母元君,简称斗母。沿登山盘道而上,过烈士纪念碑不远,隔好远就可看到红墙黛瓦的一个建筑群,门前一株状若虬龙,巨枝伏地的古槐树,因形状酷似卧龙翘首,人称其为卧龙槐。院内一棵枝繁叶茂的古银杏,金黄的叶子在太阳照射下映得红红的宫墙格外耀目。红红的宫南门紧闭着,门前竖有“施工现场、闲人免进”的告示牌,门上高悬“斗母宫”金字金边匾额,有楹联一副:“客心洗流水;山骨露清秋。”上联取自李白的“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下联取自元诗“烟花藏落景,山骨露清秋”。门前还立有一大铜香炉,上面铸有“泰山福鼎”字样。

本以为既然大门紧闭在装修,肯定就不能进去欣赏啦,谁知往前走了几步,便是斗母宫的西门,虽然也有“施工现场、闲人免进”、“游客止步”的告示牌,但大门却半开着,俺朝门前那对石狮子拱了拱手,心想要是不准俺进去你们就摇摇头,等了一会,没见它们摇头,俺就壮着胆子溜进了院子。斗母宫分前、中、后三院,南北纵向布局。前有南山门,中有寄云楼,后有正殿、配殿及禅房。因目前正在整修,所以院内显得有些乱七八糟。正殿和配殿里分别祭祀智上菩萨和斗母神像,院中立有数块石碑,大都是记载着斗母宫的兴衰历史。

据资料介绍,因斗母宫修建在山谷悬崖的峭壁上,从山上飘下的云雾到了这个地方就不再顺谷而下,所以这里就有一座楼叫“寄云楼”,漫步楼上外围的环廊,可以瞭望四周的山光水色。如果有时间坐在楼上的茶社里,一边听着尼姑弹奏古筝名曲,一边品味用龙泉水泡的泰山女儿茶,那清代小说家刘鹗在《老残游记续集》里描写的一幅古庙生活的生动画面就如实地浮现在眼前。

清光绪年间,社会上还流传着斗母宫一桩极不靠谱的风流韵事,当年宫里有一位模样俊俏,气质典雅的尼姑,引得一些无良香客纷至沓来,拈花惹草。济南才子刘廷桂登泰山时,闻得此事,满腔怒火于岩石上刻下“虫二”两字,隐晦地辱骂尼姑不守佛规,只会弄为人唾弃的风花雪月之事。当然这些只是传说而已,千万不要当真。

如今这斗母宫作为泰山古建筑之一由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站在斗母宫前的盘道上,往南俯视,低峰矮岭尽在脚下;仰首北眺,遥遥天门天边高悬。东西环视,这里山清水秀,松树成荫。古槐古杏,古观古楼,幽雅清静。正如清代曾任泰安知府的诗人宋思仁所云:“上方钟磬出云微,斗母宫严静掩扉。满涧松荫尘不到,夜深风雨有龙归。”供奉星斗之母的道观——泰山斗母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供奉星斗之母的道观——泰山斗母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供奉星斗之母的道观——泰山斗母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供奉星斗之母的道观——泰山斗母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供奉星斗之母的道观——泰山斗母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供奉星斗之母的道观——泰山斗母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供奉星斗之母的道观——泰山斗母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供奉星斗之母的道观——泰山斗母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供奉星斗之母的道观——泰山斗母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