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城现存唯一古牌坊——慈孝兼完坊(国保档案/山东篇)

标签:
旅游文化 |
在去济宁前,就听有人说济宁城虽不大,但那里的寺、塔、坊等古建筑还是很有特色的,因时间有限,那就挑典型的先睹为快吧,看完东大寺、济宁铁塔后,立马赶到济宁一中附近的“慈孝兼完坊”,看一看这座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
“慈孝兼完坊”坐落在济宁市中区的一个三岔路口,东为济宁一中校园围墙,南是南北晃家街,西为里塘子街,北是翰林街。门楼式三楹四柱全石坊,东西朝向,坊额上镌“旌表诰赠奉直大夫王怀远之继妻诰赠宜人孙氏节孝坊布政司理问加二级男俊蒙孙监生世隆监造”字样。系清朝乾隆年间为旌表诰封奉直大夫王怀远之妻孙氏敕建的“节孝坊”,因坊正中有工部郎中史大伦所题“慈孝兼完”四字而得名。旧时“奉直大夫”是一种散官名,清代时为十六阶之第十阶,从五品。“诰赠”就是以皇帝的诰命,对文武官员及其先代妻室追赠封号。王怀远这奉直大夫官不大,而且还是诰赠的。由此可见,此牌坊是表彰王怀远之继妻孙氏的慈孝品行,是她含辛茹苦培育出来的儿子王俊蒙长大成人后,感念母亲的厚恩,申报朝廷,待朝廷赠封号后,率其子世隆建造起来的。
“慈孝兼完”加上背面的“数奇操贞”,从这八个字的字面上来理解,应该是指孙氏虽命运不利,但坚守贞操,且讲究节孝,孝敬公婆,所有优点均集一身,非常完美。故死后敕建此牌坊,表彰其优秀事迹,这奖励可是属于“国家级”奖杯,相当于现在的“全国道德模范”。“天姥三贞垂万古;女宗九烈表千秋。”从坊柱上镌刻的对联可看出当时对孙氏节孝事迹的赞扬和认可。其实每座节孝坊的背后,是一个女人一生的辛劳和刚强,既是一个女人一生追求的价值体现,也是一个女人的辛酸和血泪之丰碑。
据济宁人回忆,解放前济宁有几十处牌坊,而且牌坊类别也很多,有节孝坊、功德坊、科第坊、纪念坊等。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城市的扩建,这些牌坊都逐渐消失了。唯独这座“慈孝兼完坊”保存至今。传说旧时从坊前路过的文武官员都得下马或下轿而瞻仰,作为地方官员是以这“国家级奖杯”而自豪,外地官员则是因坊上镌刻着缕空滚龙镶边的“圣旨”匾额。
此牌坊采用了浮雕、透雕、圆雕、线雕等相结合的雕刻手法,造型优美,雕琢精细。中间横条上镌刻着“亲井臼”、“奉老母”、“教子读”等道德故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丰富,具有浓郁的正能量。遗撼的是坊上的浮雕图案,尤其是人物图案中的人物形象其头部大多数被破坏,估计是在破“四旧”时遭的殃。“慈孝兼完坊”虽有破损,但正像维纳斯女神一样,其残缺的美依旧令人震撼,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当然对喜欢文物、喜欢怀旧的游客来说亦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