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岳麓山第一芳润——白鹤泉(长沙市保)

(2018-11-03 08:12:16)
标签:

文化

岳麓山第一芳润——白鹤泉(长沙市保)

岳麓山第一芳润——白鹤泉(长沙市保)

岳麓山第一芳润——白鹤泉(长沙市保)

岳麓山第一芳润——白鹤泉(长沙市保)

岳麓山第一芳润——白鹤泉(长沙市保)

在湖南长沙著名的岳麓山风景区内的麓山寺后,有一碧瓦单檐方亭,亭内有汉白玉石围栏围起来的一方泉池,泉水清澈甘冽,“冷暖与寒暑相变,盈缩经旱潦不异”。这就是享誉长沙的“岳麓山第一芳润”之“白鹤泉”。

历史上关于白鹤泉的传说有几种版本,有种说法是很久很久以前,一对仙鹤飞到此地,见泉水甘甜异常,清洁见影,便爱上了这里不想飞走。从此以后,当人们用手捧起泉水时,手中便会出现一双鹤影。以泉水煮开泡茶时,蒸气缭绕,亦酷似白鹤起舞,故人们称其为‘白鹤泉’。有种说法是古时一个叫王小二的采石工为解民工干渴而偷偷地在此处挖了口井,夜有仙鹤啄水,井水变得清亮甘甜,故人们称其为‘白鹤泉’。虽版本不同,但结局是一样的,都因统治者贪婪想独霸其泉,而仙鹤回天,从此‘白鹤一去不复返’啦。

古时麓山寺僧曾砌石为井如鹤形,并刻‘白鹤泉’三字于崖上。北宋‘铁面御史’赵曾盛赞此泉:“灵脉本无源,因禽漱玉泉。自非流异禀,谁识洞中仙。”后来朱熹与张栻亦曾在此和诗取乐,“风光浮碧涧,兰杜日漪漪。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流泉自清泻,触石短长鸣。穷年竹根底,和我读书声”。

清光绪三年,粮道夏献云在白鹤泉上建亭一座,翰寺院编修杨翰书《白鹤泉》碑,可惜后来亭子在抗战时被炮火炸毁,仅有亭碑保存下来。现的亭子系上世纪五十年代重修,碧瓦朱栏,颇有几份风雅,井口框雕花汉白玉石,并将清《白鹤泉》碑用铁丝网加固立于井旁,亭子藻井绘有双鹤翱翔,仿佛在向游客讲述旧时的故事。

亭子一侧的崖壁上有涓涓流水,壁下水池里塑有几只栩栩如生的松鹤在戏水。池畔还建设有“莲心静”茶室,用清冽的白鹤泉水沏茶,供过往游客品尝。但千万别误会是免费,而是有偿服务。

长沙市人民政府早在2005年便将“白鹤泉”公布为长沙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景点之一。

附:《白鹤泉》碑文

谈天终日口澜翻,来乞清泉醒舌根。满座松声闻金石,微澜鹤影漾瑶琨。淡中知味谁三咽?妙处相期岂一尊。有本自应来不竭,滥觞端可验龙门。

扶疎古木矗危梯,开始知经几摄根?还有石桥容客坐,仰看兰若与云齐。风生阴壑方鸣籁,日烈尘寰正望霓。从此上山君努力,瘦藤今日得同携。

艺兰北涧侧,涧曲风纾馀。愿言植根固,芬芳常慰予。

流泉自清泻,触石短长鸣。穷年竹根底,和我读书声。

风光浮碧涧,兰杜日漪漪。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

疏此竹下渠,濑彼涧中石。莫馆遶寒声,秋空动澄碧。

岳麓志:白鹤泉出清风峡,甘洌,冬夏不竭。宋儒张子有《酌白鹤泉憩清风峡》诗,又与朱子城南唱和,有《兰涧石濑》诗。献云筑亭其上,爰录二夫子诗,镌于石。非但备名山胜事,亦欲使游者景仰前贤云。

光绪三年岁在丁丑仲秋月

兼署湖南提弄按察使督理粮储道新建夏献云谨跋

前湖南辰永沅靖兵备道翰林院编修新城杨翰谨书岳麓山第一芳润——白鹤泉(长沙市保)


岳麓山第一芳润——白鹤泉(长沙市保)

岳麓山第一芳润——白鹤泉(长沙市保)

岳麓山第一芳润——白鹤泉(长沙市保)

岳麓山第一芳润——白鹤泉(长沙市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