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
(2018-05-16 16:51:29)分类: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教学设计 |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教材《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5章第4节的内容。是继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功能外的又一大功能,是“种群与群落”的升华,剖析了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如何联系,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也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作下铺垫。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类型;
(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举例说明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讨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奥妙、激发学生更加热爱自然,珍爱生命;
(2)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的唯物辩证主义思想。
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举例说明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这节课主要是基于对生物现象的描述,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分析讨论理解这些内容。因此,本节课将以分析资料并组织学生讨论开展教学。从而认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前面几节课学习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功能共同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且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也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支架式教学方法,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题引导,搭建脚手架,独立探究,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帮助学生度过最近发展区,同化知识。
四、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在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生态系统的两大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把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整体。今天我们来学习生态系统的第三个功能————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没有了信息,人与人之间就无法交流。
细胞作为最小的生命系统有没有信息交流呢,
学生:有,回忆细胞膜的生理功能——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
在必修二中,我们还学习了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来传递,在必修三中,我们学习了神经调节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息,体液调节通过激素传递信息,免疫调节需要抗体等免疫活性物质传递信息,正是由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才能维持人和动物内环境的稳态。由此可见,信息的传递是多么重要啊。
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提出问题:你能说出生活中生物之间传递信息的例子吗?
请同学发言:说出课下找到的信息传递的例子。
例如:孔雀开屏,黄鼠狼遇到敌害释放臭味,萤火虫的发光,蜘蛛网的震动,蜜蜂的圆圈舞与摆尾舞,牡丹花开,种子发芽,老马识途。。。。。。
引导学生找到这些生物进行传递信息的方式,并进行归类,
种类
物理信息
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
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学生阅读教材P106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1:蝙蝠的“回声定位”
1.资料中蝙蝠发出何种信息?
2.该种信息起什么作用?
对周围环境识别、取食与飞行。
3.如果蝙蝠失去了这个本领,将会出现什么后果?
资料2:莴苣种子萌发率与光的波长的关系
1.图中曲线表明莴苣种子萌发率受什么信息影响?
光的波长,物理信息
2.何种情况萌发率最高?种子一旦接受720nm~780nm波长照射时萌发如何?
波长为600nm~720nm萌发率最高,起促进萌发作用。萌发率接近0,起抑制萌发作用
3.如果种子萌发率低,会出现什么结果?
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作物,蔬菜减产。
4.关于这方面的例子,你还知道哪些?
资料3:植物和动物的繁殖与光
1.这两则材料中提到的现象分别属于哪种信息?
前者物理信息,后者化学信息。
2.如果没有适宜的光,植物会怎么样?
无法开花,就无法结种子和果实,不利于植物的繁殖。
3.如果没有信息素,动物会怎样?
无法吸引异性,就无法交配产生后代,不利于种群繁衍后代。
资料4:
1.
2.
3.
请根据这些资料,归纳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的作用。
(2)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能否把它们应用于农业生产和生活,使其为人类服务?
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一)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质量;
1.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温度,促进植物早熟,促进同化作用,增加产量等)
2.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吸引昆虫传粉,提高果树及作物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
3.根据植物的光周期特性,人工控制光周期,达到高产。
4.养鸡专业户的舍内照明。(延长光照时间,促进发育和提高产蛋率)
(二)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常用的控制方法有化学防治(农药)、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分析比较哪种方法更好?
1.用录音机等播放集群信号录音引来鸟类。(声音,引来鸟类捕食害虫)
2.农田中树立的“稻草人”。(图像。驱赶以农作物为食、破坏农田的鸟类)
3.利用各种昆虫的趋光特点进行诱杀。
4.利用昆虫的性外激素,用做性引诱剂,影响雌雄交配,破坏性别比例,降低害虫数量。
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精巧的信息传递和联络, 但是目前人们只能模糊地认识自然界的这种 “对话”。 信息传递是生态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 随着研究的深入必定会取得更多的成果。
五、课堂小结
请同学自己总结。
六、反馈练习
教材P108练习
七、学以致用
假如你是一个生态农场的厂长,怎么做到秋菊夏开、孔雀开屏、绿色食品、牛奶畅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