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的私家菜】——————软烩千张皮

分类: 火爆小炒 |
要说软烩千张皮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哩!
早先,磁器口有条街叫金蓉横街,一街的吊脚楼、捆绑房临江而建;街有一巷,名百子巷。巷里住了一户人家,姓贾。贾家就老俩口,膝下无儿女,以卖豆腐为生。
贾家做豆腐很讲究,浸泡黄豆的水不用河水,而是跑老远担“深水井”的井水。深水井的水清甜,做出来的豆腐爽口。黄豆则选用的是上好的豆子,粒粒饱满。老俩口鸡叫三遍就披衣起床,推磨磨豆浆,烧水熬豆浆,压豆腐,天一亮就担到河坝菜市去卖。老俩口就这样平平淡淡地生活着,日子过得悠然。
有一年发大水,浑浊的嘉陵江水滔滔而来,水涨至街口的梯坎,淹到横街的吊脚楼下,淹断凤凰溪、清水溪,磁器口最热闹的正街、横街成了半岛。江水汹涌,好似万千野马奔腾,从上游冲来许多浮财。这些浮财乱七八糟,诸如房料,家具、牲畜、棺材板等等。河坝的生意不做了,一些好事者就跑到江边捞浮财。贾家老俩口对捡浮财什么的从不感兴趣,成天埋头老老实实的做自己的豆腐,做好就挑担沿街叫卖,本本分分的过日子。
一日,老俩口像往常一样早起推磨,推着推着,贾老婆婆恍然听到有小孩的啼哭,细听,却发现啼哭声来自于自家吊脚楼下。于是老俩口举烛寻去。
吊脚楼下,混浊的江水已淹没木柱几尺。借着微弱的烛光,老俩口却见随波漂浮来的一大木盆,恰被木柱挡住,在水里不停的晃荡,啼哭声就来自那大木盆内。贾老婆婆赶紧叫贾老头去取来一根竹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木盆拨过来。举烛一看,木盆里坐着一小女孩,小脸蛋满是泪,嗓子哭得嘶哑。贾老婆婆见状嘴里念到:“阿弥陀佛,造孽哟!造孽哟!”好不心痛,赶紧抱起。也怪,女孩一到贾老婆婆的怀里就破涕一笑,不哭了。
贾老婆婆把女孩抱回屋,立马就烧水给她洗澡。却见她头上、身上长满恶疮,有些还留着脓,且一脸一身漆黑如炭,贾老婆婆也不嫌弃,心想,这小女孩坐在木盆顺水而下,单单就停靠在她家吊脚楼下,定是与贾家有缘份,便给小女孩取名水妹,将其收养。
天明,贾老婆婆只身上了宝轮寺,在药师殿烧了几柱香,求得菩萨保佑。下山又到街上买了些草药,给水妹疗疮。然而,寻了不少的药,水妹头上、身上的恶疮老是不好。老俩口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水妹一天天长大了,十分乖巧,喊爸喊妈喊得脆生生的。见贾老头要吃叶子烟,赶紧去寻烟竿:见老婆婆要洗脚,急忙去提板板鞋,乐得老俩口成天合不拢嘴。
水妹在贾家,最爱吃的是熬煮豆浆后上面一层皮子,从锅里揭下来,薄薄的一层,十分嫩洁。每天,水妹就闹着要吃这东西。老俩口老来得女,很是痛爱,虽说这东西平常都是扔了的,女儿要吃,也就依了她。不知咋的,自从水妹一喜欢上这豆皮,头上、身上的恶疮不医而愈,一脸、一身也开始变得白嫩起来。水妹长到芳龄二八时,已出落得月貌花容,上门提亲的踏破门坎。
【吃货的那些小事】
这个尖椒千张皮在网上看到许多的做法,弄得很复杂,其实做菜并不是越复杂越好吃呀。只要简简单单的炒就很好吃了,我有时做的时候除了盐什么调料都不放,加一点水淀粉勾芡就可以了,鸡精也不必放,因为尖椒和千张的搭配就很鲜香。不过照相的时候反而不如平时做的好,因为要拍照,尖椒有点过火了,尖椒不要炒得时间太久,那样颜色就没这么绿了。
原料:
1.准备好所需材料。
2、尖椒洗净刨出辣椒仔切成丝;
3、干豆腐洗净切菱形块。
5.锅里烧水,把切好的干豆腐下热水焯一分钟捞出沥干水分。
7、放入青椒丝翻炒后,倒入焯水的千张皮继续翻炒。
8、加入生抽和黄豆酱一小勺,两勺水闷两三分钟至汤汁收干;
9、大火快速翻炒两分钟,加鸡精调味,加水淀料勾芡即可出锅。
--------------------------------------------------------------------------------------------------吃货的心得:
千张皮要焯水后在炒,这样软烩更入味,如果直接切好爆炒,千张皮会发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