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2/mw690/003QBQBNzy7d1ld5Ccj5b&690
王维字摩诘,来源于佛经中的《维摩诘所说经》,时被称为维摩诘居士,他享尽人间富贵,又善论佛法,义理深奥,“妙语”横生。这样的人物最为六朝隋唐的名士所向往,所谓“富贵山林,两得其趣”。
王维的诗和画皆受禅宗思想影响极重,文学史上称王维为“诗佛”,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并而为三。绘画上,明董其昌称王维是“南宗画”之祖,都是和佛、和禅联系起来了,这是不无道理的。因而研究王维的诗和画的艺术风格之形成,必须了解禅宗思想对他的影响。
http://s8/mw690/003QBQBNzy7d1lfAY9F37&690
王维的画迹本来很多,他开始学过“国朝第一”的李思训画法,不但青绿着色,且笔法精细有“刻画”之痕。董其昌云“大青绿全法王维”。大青绿,笔法精细,刻画乃是“古代”山水画的特色。
王维又学过吴道子,他曾把昊道子在大同殿上的壁画,在绢上画成一卷,称为“小簇”,《唐朝名画录》说:“王维……其画山水松石,踪似吴生,而风致标格特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十所记王维有六段话最能帮助了解王维山水画的特色。
http://s3/mw690/003QBQBNzy7d1liepTsa2&690
其一是总结王维的山水画成就:“工画山水,体涉古今。”
“体涉古今”的“古”,即青绿着色,荆浩《笔法记》云:“随类赋彩,自古有能。即“古”为“赋彩”甚明。“今”即“水墨”,荆浩云:“水晕墨章,兴吾唐代。”所以王维既能古,又能今,然他的突出成就乃是“笔墨宛丽,气韵高清”。而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三说董源“善画山水,水墨类王维,著色如李思训”。这毋庸置疑地把“水墨画”作为王维画的特色,并以王维为水墨画的代表人物。
其二是:“原野簇成,远树过于朴拙”。“簇成”是用笔点簇而成,而不再用笔勾勒,王维之前是没有这种画法的。山水画以及其他画科的画法,历来都是用线勾勒物形,然后填色。王维始用“簇成”法,当然是水墨法的效果,这种画法比较随意,不费精思,而且易于表达情趣,后世水墨山水画大多采用此法,不知乃创始于王维也。
其三是:“复务细巧,翻更失真”。“细巧”当然是李思训的画法,即精勾填色。王维曾学此法。当他的精神为老、佛所虏时,善用“簇成”法,“复务细巧”,反而失真了。所以,他虽也作过“细巧”法,而他的成就却不在此而在彼——“簇成”一类写意法。
其四是:“清源寺壁上画惘川,笔力雄壮”。这显然是学吴道子的。王维学吴道子“踪似”之,“而风致标格特出”。吴道子“只以墨踪为之”,王维取其“笔力雄壮”,其画要比吴充实一些。
其五是:“余曾见破墨山水”。“破墨山水”即前所说的,把墨加水分破浓淡不同的层次,用以渲染,代替青绿颜色,并能用水墨表现出山形的阴阳向背,这是王首创。
其六是“笔迹劲爽”。“笔迹劲爽”不同于李思训的“笔格遒劲”。
http://s14/mw690/003QBQBNzy7d1lkqVjL3d&690
论古人画的风格,至少说从吴道子始凡属最高的艺术品,必结合其人的胸次去了解。王维早期的画或学李思训,或学吴道子。他“老来懒赋诗”,自认“前身应画师”,可知晚年的王维专一于画。是时,他因“安史之乱”的影响,思想日益消沉,耽老信佛,和他的诗一样,早年那样“一剑曾敌万人师”的刚猛之气完全不存,代之完全以清淡为宗的自然景咏,反映在他的画笔下的线条是柔软而无刚性的。经过吴道子曳、斫、拂、离、披、点、画,时见缺落的用笔方法的熏染,他的线条也不会是顾恺之式的“春蚕吐丝”,而且王维用水墨代青绿渲染,这对他的线条会发生直接的影响。则他的线条既不是李思训的细匀和蚕丝的刚性,也不是吴道子式的颇有壮气。乃是一种曲折自然、变化随意、漫不经心式的,既不似飘风吹带,也不似钢丝直折,而是如自然披挂着的长麻皮。当然王维时代的披法还不可能形成,但如李思训的线条易于启发产生斧劈披一样,王维的线条易于启发披麻披。披麻披成熟于五代董源,《图画见闻志》说董源“水墨类王维”,董源的画现在存世的尚不止一幅,从《潇湘图》、《龙袖骄民图》中,可以看出其线条是“劲爽”的,它是利爽的而不是含糊的。而现存的《江山霏雪图》传为王维之作,决非无因,即使不是王维的亲笔,我们也可以从中了解一些王维画的风格。
http://s7/mw690/003QBQBNzy7d1lmuS0e76&690
山水画的线条发展到李思训,虽然仍如人物画线条之细匀,但出现了方而折的刚性,改变了圆而转的柔性。至吴道子出现了离、披、点、画,气势雄壮的线条。至王维出现了既不细匀如李思训,又不阔大雄壮如吴道子,而是劲爽又有柔性、随意而自然的线条。后世山水画干变万化皆不出这三种精神状态。所以董其昌把王维列为“南宗画”之祖。说他“始用渲淡(即破墨),一变勾斫之法”。
再次,王维山水画是多平远构图,前人论诗谓杜甫写山水多“群山大壑”,王维写山水多“一丘一壑”。王维的画和他的诗一样,喜写山林小景,即使景物多,亦少群山大壑。王维的平远构图,既不是李思训的“云霞缥缈”,也不是如后世北宋山水画那样一山突兀而独尊于画面。平远构图,易于表达平和清疏的意趣。董其昌所列的“南宗画”中的作品,多属平远构图,《江山霏雪图》、《雪溪图》亦属平远构图,所以它近于王维画风。
http://s5/mw690/003QBQBNzy7d1loZcz264&690
王维喜画雪景,也是他的绘画特色之一。
王维的山水画富有诗意。因无过多的画迹印证,只好相信苏东坡的评论:“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中国的诗和画相通,本是意境上的相通。王维的诗皆具画意,境界优美。
中国古代山水画,真正有“成教化,助人伦”者不多,多出于文人雅士(尤其是隐居之士)“怡悦情性”之作,但它却可以反映时代的精神。
王维的画,尤其是山水画,在唐代就具有很高的地位。《旧唐书》本传记其“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
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
“非绘者之所及也”,这评价已不低,但在唐人心目中,王维的画还不算最高,因为一种新形式的画风出现。要随时间的推移才能考验出它的生命力,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发展,才能了解它的影响。王维的画在唐人心目中低于吴道子和张操。在唐末,荆浩《笔法记》所提到的几位画家中,深得荆浩推崇的两位画家即张操和王维。其称“王右垂笔墨宛丽,气韵高清,巧写象成,亦动真思。”王维的地位已有提高,荆浩是把中国的山水画推向画坛首席的关键人物,王维对他的影响不会太小。
http://s2/mw690/003QBQBNzy7d1lrdTu991&690
到了北宋,文人画兴起,王维在画坛上备受推崇,其地位超过了被称为“画圣”的吴道子。苏轼在那首著名的《题王维、吴道子画》中云:“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以苏东坡在北宋文人中的崇高地位,以及他对书画的高超见解,而道出了王维更高于吴道子的话来。王维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王维在画史上崇高地位的确立,和北宋开始的文人画的大兴是分不开的。王维对后世山水画的影响,不但是“水墨渲淡”,更有他的劲爽而非刚性的线条,以及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和平远构图。说董源是王维的传承,虽有些牵强,亦绝非完全无故,董源的画在五代宋初虽然不是最高的地位,后经北宋米芾的推崇,至元、明、清,终形成了一股浩大的势力。
http://s15/mw690/003QBQBNzy7d1ltPfxIbe&690
王维的水墨画风,几乎影响着中唐以后的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全部历史,至少说,占据中国古代山水画主流的文人画,都接受了王维的影响,由苏东坡首先提出的,至董其昌而大成的文人画理论,把文人画的内涵,全部具体化于王维。王维的画风对后世的影响,不仅由于艺术,更是由于思想。后者是更加重要的。王维虽半官半隐,实则是隐士型思想,后世的文人画家大抵类之。他们或对国家和人民并不抱有责任感,或摒弃功名利禄,作画自娱。董其昌所列的以王维为首的“南宗”画家中,多数都有和王维差不多的思想。
http://s1/mw690/003QBQBNzy7d1lvQLrGe0&690
http://s12/mw690/003QBQBNzy7d1ly6b6Xeb&690
http://s13/mw690/003QBQBNzy7d1lyZzXK5c&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