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全南-楚峦佳地,天龙山寺

标签:
春节旅游江西赣州全南天龙山寺 |
分类: 旅游 |
楚峦佳地,天龙山寺
——2021年春节之旅(12)
2021年2月14日下午离开龙南太平桥前往全南雅溪古村,在全南境内的高速路上,突然看见车窗左侧连绵不断的巍巍群山摇身一变,从山谷之中突起数座灰褐色险峰,在峰顶的苍翠之中又有数座金色的庙宇闪现。
“天龙山寺!”我不由惊呼起来。
待到过全南收费站下高速,道路右侧的天龙山景区又出现在眼前。
要不是2月13日下午游览了南武当山,害怕2月14日下午游览天龙山体力、时间不够,还真想就近将计划中下午游览的雅溪古村与明天上午游览的天龙山掉个个儿。
想想还是算了吧,天龙山又跑不掉。
2月15日上午,按照原计划游览天龙山。
此时虽然已近9点,但由于太阳还未出来,使得天龙山笼罩在一片清冷的茫茫白雾中,更增添了几分缥缈的仙气。
顺着山中石径,慢慢向上攀登。
一棵不知道经历了多少风霜的老树,硕大的树根深深扎进倾斜的肥沃土壤,分开的树干、分叉的树枝挣脱着藤蔓的纠缠向四方自由舒展。
树根下,是虔诚的香客遵守着“此处严禁燃烧香、烛、纸”的红色告示牌遍插的未点燃的一根根土黄色佛香,诚心敬奉的一个个黄橙橙的脐橙。
白桦树般的细长树木,宛如被春风唤醒的高挑少女抖动着冬季的残留枯叶,婀娜多姿舞动着属于自己的春天。
黄色琉璃瓦上积满了厚厚一层落叶的小亭,承受着一棵没经受住严冬考验而轰然倒塌的树木的重量,依旧给小心翼翼来此休憩的游客提供者便利。
山谷间的溪流时隐时现,其声也便若隐若现,似有高人雅士在远处弹奏着古琴,被有情有义的山风依依不舍飘送。
随着太阳的出现,茫茫白雾逐渐消散,我们也在悠然自得之中来到了天龙山山顶,眼前出现了天龙山寺的金碧辉煌。
常言道:天下名山佛占尽。山势险要奇特多姿,整座山峰犹如莲花花瓣位于群峰中央,三面壁立怪石峥嵘,唯西南面一条羊肠小道蜿蜒通往山顶,远眺酷似昂首腾飞巨龙的天龙山又怎么能例外?
明朝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由开明贤达人士曾懋达在天龙山主峰上创建了天龙山寺,由法术精湛的高僧主持,因而香火极为旺盛。
唐代刘禹锡《陋室铭》有一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更何况天龙山与天龙山寺是名山加名寺的组合,慕名者于是纷至沓来。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先后在赣州主政的明代王阳明和近代蒋经国。
王阳明登山览胜,即兴吟诗:天龙山峰插云霄,桃江曲折环山绕,四季不凋青春色,人杰地灵出英豪。
1940年6月蒋经国曾上天龙山,兴笔赞道:青峦叠叠峰为伴,白霭迷迷霞作邻。他还在游记中称赞天龙山:“实为楚峦佳地,南国秀岳,真乃天龙胜地也。”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天龙山寺历经烟雨,荣辱兴替,几近没落。
2007年,登禧大和尚应请住持天龙山寺,开始重新规划重新建设,使依山势而建,层层递高的天龙山寺面貌焕然一新。
天王殿,“大肚能容天下事,欢喜笑开古今愁”的塑金身弥勒佛,含笑看着布施后对其顶礼膜拜的女孩。
大雄宝殿,慈眉善目的释迦牟尼看着还没有入三摩地的弟子们在如唱歌般地大声念诵着经文。
三宝金殿后的露天观音,和蔼端庄地站立在莲花台上,左手拿净瓶,右手持拂尘,向众生播撒着甘露。
站立在正觉讲堂前的观景天台,迎着徐徐山风观赏着周围的风景:远处,群山之上不停旋转的白色风车;近处,群山之中来来往往的红、黄、蓝、绿等色的缆车;不远不近的中间,山门停车场停放的一辆辆如玩具般的小车,还有那蜿蜒的上山路。
那是我们的来时路,也是我们的去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