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一年级学生20以内加减法计算正确率的策略
(2015-03-18 15:05:23)
标签:
教学论文 |
分类: 教育 |
浅谈提高一年级学生20以内加减法计算正确率的策略
一、注重数的认识和运算意义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数的认识
学生在计算中的困难和错误往往与其对于数和运算的意义理解不深有关,所以在教学中要将数的认识和运算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继续探索计算方法。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一共有多少》(5以内的加法)这课时,把学生已获得的“数数”经验,作为探索“3+2=?”的基础,让学生掌握不同的计算方法:一是用点数法从1开始继续往后数到5;二是用接着数法在3的基础上往后数到5。学生经历了这样的计算过程,很容易就理解了加法的意义,即:把两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学习减法也是如此,让学生理解做减法就是“往回数”的结果。这样,加减法计算就和数数的经验有机结合起来。
二、通过操作、画示意图、演示、画数线图等多种方式,探索和交流算法,找到适合自己计算的方法。
一年级学生的认识和思维方式处于直观形象的阶段,老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到这一特点,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如用图片、小棒操作、画图解释、手指演示、画数线图等,这样做,可以加深他们对算理的理解,探索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搭积木》一课时,学生通过摆小棒、在计数器上拨珠子,画数线图的方法,理解了十几加减一位数的算理,在计算中很少有人将一位数与十几中十位上的“1”加起来。当他们不用小棒和计数器操作的时候,也能快速正确地计算出结果。
三、由易到难,针对练,练习形式要多变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因此,不管在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还是笔算能力时,练习题的设计要新颖,练习形式要多变换。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不使他们对枯燥的口算厌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等方式进行。笔算题型的设计也要多变,避免学生形成定势心理。如在训练学生做20以内的十几减几的减法时,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题:
(1)16—9=()+5,8=12—(
(2)请你根据13—7=6很快推算出14—8=?12—6=?
(3)请用“破十法”和“平十法”计算15—6=?
(4)看加法,想减法。因为 3+9=12,所以12—3=9,12—9=3 。
提高一年级学生20以内加减法正确率的方法有很多,不管用哪种方法,都必须适合他们的心理和认知特点,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发展,有利于他们计算技能的形成,有利于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年级数学教师教学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