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绥民千年南阳遍地诗
2022.07.14
千年南阳遍地诗
南阳盆地和河南的绝大多数地区一样,虽然拥有厚重的历史人文,但留下来的古建遗址却很稀少。几千年文明传承下来,刀光剑影,鼓角争鸣,南阳的大地上,毁于战火和流年的事件实在太多。或许也只有南阳的山水风光,依然还能保持原来的风貌,令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感怀吟唱,为南阳留下千古名篇佳作。
倘若可以穿越,在南阳古城近三千年的历史画卷里,我们可以与许多文人墨客相遇。只要你回望,便看到千年南阳遍地诗。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收录了一篇著名的诗歌。这首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因为它是《诗经》中的第一篇,它就是《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首名诗,就是流传于河南南阳一带的民歌。
如果说诗经《关雎》的创作地址有猜测的成分,那在此之后的一千年间诞生的《国殇》,则有大量史料证明,与南阳有关。
《九歌·国殇》是屈原的传世名篇。当年屈原流放在汉水之北,登临岵山,凭吊丹阳鏖战的战场时,悲愤哀叹于战死沙场的8万楚兵,写下《九歌·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丹阳之战发生地,就在今南阳淅川、西峡一带。现在的西峡县还有回车镇、屈原岗、屈原祠等关于屈原的地名和古建筑。
400多年后,今南召县石桥镇人张衡出于对家乡的热爱,以饱满的政治激情和诗一般的美好语言,挥笔写下歌颂南阳的传世名篇《南都赋》:
“於显乐都,既丽且康!陪京之南,居汉之阳。割周楚之丰壤,跨荆豫而为疆……夫南阳者,真所谓汉之旧都者也……”
再过600多年,唐朝诗人李白曾5次到访南阳,留下诗歌13首,其中较为著名的有《送友人》《南都行》《游南阳白水蹬石激作》《游南阳清泠泉》《南阳送客》《忆崔宗之游南阳感旧》等。
历史上,有太多的文人墨客如李白一样被南阳古城折服,无论他们来或不来,都不妨碍他们怀古咏史时把赤子之心、人生之感投向南阳的山山水水和先贤古圣。他们的笔下有躬耕南阳的诸葛亮,如白居易慨叹“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王安石忆孔明生平“邂逅得所从,幅巾起南阳”。他们的笔下有张衡,如“匪唯天象,亦垂人文”;他们的笔下有张仲景,如“长沙贤太守,金匮易乌纱”;他们的笔下有范蠡,如“功成身退任夷犹,似水臣心何去留”;他们的诗下有百里奚、杜诗、张堪、张骞等与南阳相关的诸多历史名人。诗人们踏先贤足迹,览古今兴废,思名士风范,让南阳人文景观魅力在诗赋中大放异彩。
据不完全统计,自西周初期到清代末年,歌咏南阳的诗赋传下来的就多达2000多首(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