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的作者的讨论
(2017-04-06 14:14:46)文/清河
先看这首词
《蝶恋花》
六曲栏杆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细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这阕蝶恋花的作者有三种说法,冯延巳、晏殊、欧阳修。冯延巳对晏殊、欧阳修的影响很大,按刘熙载的说法“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冯延巳的风格是“和泪试严妆”和“谁道闲情抛掷久”。和这阕词的风格不同。所以第一个可以把冯延巳排除掉。晏殊是比较理性的诗人,整体风格圆融平静。晏殊也喜欢用“燕子双飞去”。比如《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那么会不会是欧阳修的呢?先看欧阳修的另一首《蝶恋花》。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首词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把它和本文讨论的“六曲栏杆偎碧树”同归为冯延巳。而李清照《词序》曰:“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李清照的时代距离欧阳修不远,当可信之。所以私意以为《白雨斋词话》有误,“庭院深深深几许”这阕当归为欧阳修。
这阕和本文讨论的《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上阕都是写景,情景交融。描写的景物又何其相似,下阕都是借暮春残景抒情,闺怨风格又极其相似。所以你把它归为欧阳修也说得过去。
这阕词语言明丽,用意婉曲。光从题材、风格上判断是不大靠得住的。因为一个人的作品,可以彼此有一定的差距。而唐代至北宋词,此类题材风格相近的词作有太多,所以最好的办法只有存疑。“庭院深深深几许”和“六曲阑干偎碧树”这两阕蝶恋花应为同一作者。私意更偏向这首词是欧阳修的。但不论作者是谁,这阕词都是关于清明的经典之作。不知当今应景的诗人词人们谁又能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