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2018-01-16 18:15:23)
标签:

东莞

可园

四大名园

双清室

邀山阁

分类: 华南游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东莞可园位于东莞市莞城区博厦社区北面。东莞可园与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合称广东清代四大名园。它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特点是面积小、设计精巧,把住宅、客厅 、别墅、庭院、花园、书斋,艺术地合在一起。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在三亩三土地上,亭台楼阁,山水桥树,厅堂轩院,一并俱全。它布局高低错落,处处相通,曲折回环,扑朔迷离。基调是空处有景,疏处不虚,小中见大,密而不逼,静中有趣,幽而有芳。加上摆设清新文雅,占水栽花,极富南方特色,是广东园林的珍品。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可园创建人张敬修投笔从戎,官至江西按察歙署理布政使,金石书画、琴棋诗赋,样样精通,又广邀文人雅集,使可园面为广东近代的文化策源地之一。今天,可园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不断完善,更加可人。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东莞可园平面呈不规则的多边形,建筑面积1234平方米。所有建筑均沿外围边线成群成组布置,连房广厦围成一个外封闭内开放的大庭园空间。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根据功能和景观需要,建筑大致分三个组群。东南门厅建筑组群,为入口所在,是接待客人和人流出入的枢纽。以门厅为中心还建有擘红小榭、草草草堂、葡萄林堂、听秋居等建筑。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西部楼阁组群,为款宴、眺望和消暑的场所,有双清室、桂花厅、厨房和侍人室。北部厅堂组群,是游览、居住、读书、琴乐、绘画、吟诗的地方。临湖设游廊,题为博溪渔隐,另有可堂、问花小院、雏月池馆、绿绮楼、息窠、诗窝、钓鱼台、可亭等建筑。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由四周建筑所围成的中心大院被划分为西南、东北两个景区。西南景区主要景物有岭南果木、曲池、湛明桥。东北景区平面较方整,有假山涵月、兰花台、滋树台、花之径等景点。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可园虽是木石、青砖结构,但建筑十分讲究,窗雕、栏杆、美人靠,甚至地板亦各俱风格。它布局高低错落,处处相通,曲折回环,扑朔迷离。基调是空处有景,疏处不虚,小中见大,密而不逼,静中有趣,幽而有芳。加上摆设清新文雅,占水栽花,极富南方特色,是广东园林的珍品。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可园的第一大特点是:四通八达。把孙子兵法融汇在可园建筑之中,成为整座园林的一大特色。全园亭台楼阁,堂馆轩榭,桥廊堤栏,共有130多处门口,108条柱栋,整个布局有如三国孔明的八阵图,人在园中,稍不留神,就像进入八卦阵一般,极可能会迷失路径。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可园的第二大特点是:雅意文风。张敬修虽然身任武职,但对琴棋书画造诣颇深。所以整个庭园虽偏于武略,但局部都显得文风雅意极浓。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由曲桥连着湖中心的可亭,是可园的胜景之一。在可亭上即可欣赏湖光美景,又可以沐浴在清凉的微风之中,真是“三曲红桥留雅士,一湖绿水笑春风。”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中国古建筑讲求好意头、四周房屋滴水到中间,是聚财的意思。这里环境清静幽雅,当年主人邀上三五个文人雅士聚座一起,聊天、品茶、下棋,又可欣赏可园建筑艺术,看看精美的檐板上的雕刻绘画,以及楼道的扶栏、檐角,再听听楼上传来的乐曲音韵,十分可人、舒适。后人写了一副对联:园小无穷景,壶中别有天,就很好的概括了它的精妙之处。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问花小院是个小院子,是取“云解有情花解语”的意思。这是一种文人意境,有“百年心事问花知”的境界。这里回廊绕院,中有花台,气氛极为文静优雅。以前是主人在这里摆放名贵花卉的地方。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双清室,取“人境双清”之意。其平面形式、窗扇装修、地板纹样为“亞”字形。此厅结构奇巧,四角设门,便于设宴活动。岭南庭园惯用的套色玻璃,在这里得到了普遍采用。窗扇由红、绿、蓝、黄颜色的玻璃镶嵌,色彩缤纷,令室内外景物增加了光影的变化。而大厅中央墙上的玻璃还制有居巢的字,更显示其名贵,也由此可见园主人与居巢之间的深厚情谊。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擘红小榭是介于亭、屋、台之间的奇特建筑。“擘”是广东人沿用古语的一个字,是“剥开”的意思,“红”是借代荔枝,榭就是有顶的台。当年在擘红小榭旁边种有优质的荔枝树,荔熟蝉鸣的季节园主人邀上三五宾客在此边赏园景,边品尝新摘的荔枝,其乐融融。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环碧廊的周围种满了花草,满眼碧绿,让人如沐春风。它不仅防晒遮雨,出行方便,还把可园各组建筑连通起来,形成“连房广厦”的格局。人们在游园的时候,随着时间消逝,脚步的移动,循廊前行,一折一景,可以欣赏到各种不同景观连续画面。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草草草堂为园主人张敬修作画和休息这所,张敬修为纪念自己的戎马生涯面命名的。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邀山阁为全园最高建筑,高约17.5, 共四层,取“邀山川入阁”之意。它是当年主人休闲娱乐赏风景的地方。其立面造型是碉楼式,它是全庭的构图重心,体量虽大,但底层被遮挡,前有双清室烘托,侧有曲廊和平台陪衬,故感高而不威,挺而不孤,与园林的轻松气氛显得协调。在此登高望远,远景近影,尽收眼底。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横跨曲池的桥叫湛明桥,该桥原是用麻石叠成,不稳有摇晃感,犹如小船航行在大海上,有“上桥如野航”之说,别有一番文人风雅情趣。在这里观鱼赏荷,更显双清室的安详淡洁。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可堂是全园的主体建筑,三开间,坐北朝南,是张氏家族喜庆宴会的场所。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可园古建筑正门的大门上方所写的“可园”二字是园主人张敬修的亲笔书法,每一字只一笔,写得苍劲有力,显示了他深厚的书法造诣。门外的对联是当时的秀才简士良为园主所作,上联为:未荒黄菊径;借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典故。下联为:权作赤松乡;用的是张良帮助刘邦打平天下后急流勇退,遁入道门并自称赤松子的故事。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可园博物馆是可园传统文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一点二亿元,占地面积一万七千九百平方米,有大小展厅六个,集收藏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艺术交流、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同时也是一座既具有东莞文化特色、又富有现代气息的公益性文化设施。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