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10月份教研组会议》
(2022-10-13 20:48:49)分类: 教研组及备课组活动 |
“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2学年第一学期科学组10月份教研组会议
会议中,杨永亮组长从教研工作思路、工作布置及新课标解读三个方面入手。
一.常规常抓常新:
1.备课:每人每学期末上交一篇精品教案
2.教学反思:每人每学期末上交一篇精品课例
3.听课:教龄1-3年教师至少20节,教研组长至少20节,备课组
长至少15节,教龄3年以上教师至少15节。
4.作业批改:作业本为主(要求全批全改,有等第、日期、简单评
语)
二.一学年每人必须完成以下几项:
1.一节公开课
2.一次评课
3.一次讲座或分享
4.一篇案例或论文
5.一次命题
三.校级工程开展:
新加盟教师亮相课
品牌教师展示课(则武、玉婷,时间:下周四下午,地点:微格
教室)
四.主题教研:
1.基于素养立意的课堂教学公开课
2.主题分享或讲座
3.农场项目化学习
4.命题竞赛(聚焦新课标·单元命题评比活动)
五.学生活动:
1.三阶魔方6面还原挑战
2.初中学生创想idea解说
3.小课题DV
4.中小学生科创项目征集
5.自制潜水艇
随后,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杨永亮组长就新课标中的变化,针对性地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大家进行分享。
《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修订背景: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反映国际科学教育发展趋势
(1)基于核心概念,整合课程内容
3.破解科学课堂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偏重知识与技能,拔高教学要求
二.课程理念与目标对比:
1.面向全体学生,立足素养发展
2.聚焦核心概念,精选课程内容
3.科学安排进阶,形成有序结构
4.激发学习动机,加强探究实践
5.重视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旧课标:
1.面向全体学生
2.立足学生发展
3.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
4.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
5.反映当代科学成果
三.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
凝炼核心素养
明确学段目标
取消学科领域
优化课程结构
增加工程实践
增加学业质量
完善实施指导
明确必做实验
最后,杨校进行了总结和指导。首先,杨校对科学组教研活动的内容和质量表示肯定,同时也跟科学老师们分享了自己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1.加强课堂建设:要把学生教懂,把学生练好,注重讲练结合,理科的课堂一定要让学生有动笔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把课堂整理好。
2.加强作业的管理和研究:备课前要先备好作业,要做到一课一做,一课一改,一课一评,重点突出,错题重做,难题重评改编。
3.加强课后辅导:用好时间的质量,用好晚自习,面批个辅,注重辅导质量。
4.加强考前准备:考前要做好知识点的梳理,练习要精细,重点要把握,错点要重做,做有准备的安排。
5.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要开足开齐,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的设计要让大部分学生都能过关,速度可以放慢一点,让学生有时间去消化。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亲近科学书,喜欢科学老师,痴迷科学课堂。
6.提升教学质量:不以分数论英雄,但以分数看过程,不以分数看学生,但以进步奖学生。老师个人要有学习的上进心,多做题,做中考题,多听课,听名师的课,多研究,研究教材。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用好支架,让学生学会自学、自查、自练、自悟。
7.加强项目的研究:依托农场做好项目化学习。
8.加强中考命题研究:阅读中考题的深度、广度,下学期举行说题比赛。
9.考试作业化,作业考试化:树立“考试即做人、考试即作业、作业即考试、考试是未来”的理念。
10.发展学生,强大学校:加强探究实践,撰写探究报告,关注市三小的评比。
2022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