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基本思想18讲》读书心得初中数学侯光强

(2019-06-15 12:08:52)
标签:

杂谈

《数学基本思想18讲》读后感本学期抽时间读了史宁中教授的《数学基本思想18讲》,书中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数学的抽象:从现实进入教学,第二部分为数学的推理:数学自身的发展,第三部分为数学的模型:从数学回归现实。是在惭愧,刚开始读此书就颇感压力,书中的思想高度可见一斑,中途曾想放弃,但也坚持看了几部分,现就第一部分讲讲体会。第一部分的标题为数学的抽象:从现实进入教学,一共分为九讲,从自然数的产生说起,到四则运算的产生及演变,再到极限理论和微积分的建立,后来无理数的发现及实数理论的建立,再到概率学的随机变量与数据分析,最后再讲几何模型,涉及数学的代数、概率、几何三个大方面,尽管内容晦涩难懂,但依旧有启发。“认知的冲突引发对知识的思考”,这是我看书时最明显的感觉,一套理论或者是一个定理的发现,都是经过时间的洗涤,经过各个思考者的验证才成为现在数学教学中较为成熟的体系,最初的数体系没有无理数这一概念,可由人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无法估量时,就引发了数学史上的危机,它成为了当时数体系的漏洞,从而引发人们思考这类数到底是什么数,本质是什么?所以经过各大学者的思考与批判,实数理论就应时而出,这是数学史上一大发展,同时纵观数学发展史,一个成熟的理论需要思考和碰撞甚至是流血牺牲!反观现在的数学教学,数学老师该扪心自问,我们该交给学生什么?教给学生计算能力?教给学生解题能力?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学生是否能通过我们的教学让他在以后的人身中有所思考,有所运用?当他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认知冲突的时候又该怎么解决问题?我想作为数学老师,我们身上的责任很重,为何说很重?一是数学学科的特殊性,数学学科是作为学生后继学习的学科基础,是很多行业的奠基石,学生的数学素养怎样在很大程度会决定他以后的高度;二是数学学科的难度,现在没有一个学生觉得数学是简单的是好学的,认为数学是烧脑的,繁琐的,甚至是乏味的,学生这种对待数学学科不公平的现象很大程度是由我们老师造成的,在数学教学中,仅仅为了落实知识点,而进行枯燥无聊的教学,烧光了学生的大脑,也消磨了学生的积极性,数学公式沉重又冰冷一点也不可爱,数学计算枯燥乏味,没有感受到计算的魅力,归结到底,就是数学的教学与实际严重脱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给与学生给数学学科准确的定位,它不是无聊、烧脑的,它可以是一种游戏,也可以是一种历史,更可以是一种小说,所以我们要从数学的本源出发,解释清楚数学知识的本源,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那么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就会愈发的可爱了!                                                             侯光强                                                           2019年6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