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我的课堂——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日志》有感
季鑫熠
本书作者是刘善娜,浙江省数学特级教师,奉化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奉化市教坛新秀一等奖获得者。1999年毕业于浙江省奉化师范,现任教于奉化市实验小学。从教十余年,获得过奉化市现场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奉化市小学数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等荣誉。现任教于浙江省奉化市实验小学。在各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案例共计40余篇,著有《爱上我的课堂——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日志》和《这样的作业有意思——小学探究性数学作业》。
内容简介
教学之道本在家常,做小的东西,得大的收获。这本书用1000个日日夜夜见证一段教师成长之路,用226篇教学日志记录教学相长之旅。这里有教学方法,有教学智慧,更有对教学的浓浓之情。书中有很多关于数学教学的想法,也很多关于家校互动,内容源于实践,关注生本,可贵,相信会给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的带去颇多助益。
精彩分享
1.人与人之间,很难一开始就产生共鸣,只有先激起对方交流的兴趣,再经过一次次深刻的对话和交流,让对方完全了解你的想法,才能使得对方一直支持你的做法、赞赏你的思考、感谢你的付出。
2.沟通意在激发学生在不同知识领域的已有经验。借助相关的知识经验、直观具象,学生更容易掌握抽象概念。
3.让我因你而幸福,可以吗?
4.错误是一面镜子,能提供很多信息给我们。犯第一次错,错不在我。犯第二次错,错在我。
5.你做了就应该收获一份开心,多做就应该多收获一份开心。
6.任何事物都有两面,一旦言语绝对了,肯定会激起一片相对有差异的言论。
7.观念需要唤醒,聪明不是华数、奥数的事情,聪明也不是靠习题堆积出来的,能否把孩子教聪明,和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和挖掘息息相关。
好题的三个标准:起点低,开放大,可发展。
且读且悟
“一个好老师能激发出孩子的潜能,一堂好课,能点亮孩子的思维之光。我觉得自己要好好往这方面努力。我不想仅仅做一名教书匠,我也想蜕变。但蜕变的过程却是漫长而痛苦的。只有像俞正强老师说得那样,不要怕,不要怕,慢慢调节,调节,总会调节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享受到教学的快乐。”这是我在看《爱上我的课堂》这本书中最有所触动的地方。我是一名年轻教师,当我正式地走上数学课堂前,我和大多数教师们一样,我期待我的课堂,更希望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孩子会喜欢我的课堂,而我能享受教学的快乐。
一、调整自我,享受快乐
在教师生涯中,你要享受到快乐,无疑是要经历波折的,也是需要慢慢调节的。正如刘善娜老师所说,明明很慢,怎么还是觉得急?作为年轻老师,刚开始的教学真的是急,急着教快点,急着学生成绩好,急着能快点适应工作。想着快点再快点,我就有空闲的时间慢下来。可是好像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再怎么急,学生不可能马上发生变化,任务不可能永远只有这些。这就需要我们去调理好心态,带上绿色手环,希望自己的心态放松一些。
二、快乐需要家校共鸣
如果孩子和家长都了解、支持、赞赏我们,都感谢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就会拥有工作的幸福感。从刘善娜老师的“心理共鸣”式评价法出发:①空间的日志秀——“晒晒”。②宝贝的数学群——“交流”。③表扬的兴奋剂——“共同”。④交流的利器——“书信”。可以感受到幸福感的来源其实非常需要家校共鸣,而家校之间的共鸣,往往需要我们教师做些什么。人与人之间,很难一开始就产生共鸣,只有先激起对方交流的兴趣,再经过一次次深刻的对话和交流,让对方完全了解你的想法,才能使得对方一直支持你的做法、赞赏你的思考、感谢你的付出。
最后用《爱上我的课堂》中序的标题作为结尾:做小的东西,得大的收获。蜕变需要累积,不要怕,慢慢调节,你的快乐会如约而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