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第十一周听评课——傅丽老师公开课《背影》
(2013-11-18 15:25:36)
标签:
语文听评课教育 |
分类: 教师听评课活动 |
开课人:傅丽老师
开课班级:八(1)班
评课时间:2013.11.15
评课人:肖万琦、张全勇、傅丽、汪海桃、林拓托
集体评课过程
傅丽老师自我陈述:
1、从最近比较火的节目《爸爸去哪儿了》进行导入,里面有许多关于父子情的,学生有话可说。
2、这节课主要围绕环境和四次流泪展开,通过批注等方式,教给学生方法。
3、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体现生本课堂的理念。
4、从学生的回答和课堂参与度来说,效果还不错。
汪海桃老师评课:
1、赏析式、感悟式的批注这种方法比较好,并且每一种都有一个例子,这种方法也可以推广到其他课文的教学中。
2、教师点评学生时,一直在引导学生结合原文,这种学法指导不错,因为学生做阅读理解往往不从文本出发,所以忠实于原文这一出发点很不错。
3、尽量通过多种方式去触动学生,比如优秀的示范朗读视频。
林拓托老师评课:
1、本课的导入很有意思,以前老套的导入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由《爸爸去哪儿了》这样一个热门的话题引入文章,很自然过渡到文本,学生不排斥名家名作。
2、在讲几次流泪,几次背影时,请了三个学生去黑板写,再由学生点评。以及课堂的练笔都很不错。
张全勇老师评课:
1、从大家的点评来说,傅老师这堂课是比较成功的,最亮的一点是学法的指导,比如赏析式、感悟式等批注方法的指导,以及强调忠实于原文回到问题的思维指导都体现了生本课堂的理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背影》作为一篇经典的散文,由于时代与现在比较久远,学生往往很难理解其中的父子情,会认为父亲不就买几个橘子吗?没什么大不了。学生有这种心态很正常,但是老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当时的背景去理解。首先,当时的大环境是推翻一些传统文化的,父亲就是一种被批判的权威,而朱自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写出一篇表达父爱的文章,尤显可贵。从文章内容来说,父亲面临着失业,以及祖母去世等诸多打击,面临生存压力时,仍表现出如此的爱子心切更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