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主题学习:“永远的童年”整合教学

(2015-11-02 19:34:25)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改前沿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永远的童年”整合教学
                                                 袁丽
【教学背景】
在教学中,我们以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材选文、练习内容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等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尝试“主题引领,模块推进”单元教学模式,并与经典诗文有效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单元教材解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以“永远的童年”为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古诗词三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童年的发现》,两篇略读课文——《祖父的园子》、《儿童诗两首》及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本组教材不仅篇目最多,而且体裁多样,有古诗,有词,有现代诗,还有散文,分别反映了古代、现代和当代儿童生活的某些侧面,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讲的是别人的故事,却又好像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透过这一篇篇风格迥异的课文, 我们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与精彩。
【教学设计思路】
五年级学生正深切地感受着、经历着童年生活,并已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具备了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能在读中体味、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基于以上对整组教学内容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单元教学内容整合为单元预习达标2课时;《古诗词三首》与《儿童诗两首》两篇整合为1课时;将《冬阳·童年·骆驼队》与《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整合为1课时,《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金色童年》等材料的阅读2课时,拓展·回顾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与习作、综合性学习整合为2课时,共8课时。授课时,我们本着“理解与运用并重”的原则,着重引导学生“体悟思想情感、领悟学习方法、积累运用语言”这三方面,上好预习达标课、精读引领课、略读提高课、拓展阅读课、积累练习课。五种课型有机组合,课堂教学高效而快乐。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本单元的22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3.对比阅读,领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4.丰富语言积累,交流、描绘童年生活。
【单元教学流程】
第一模块:走进童年——预习达标(2课时)
【预习内容】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
【教学过程】
一、以“童年”为话题,导入本单元学习
二、自主预习环节
根据本单元内容要求设计预习卡,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如果学生已经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可把预习前置,放在课前,课堂上直接进入达标环节。
三、预习达标环节
(一)小组预习达标检查。
(二)小组长汇报小组过关情况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解决。
四、抽查预习情况。
五、指导书写。
第二模块 诗意童年——单元主题与经典诗文整合(1课时)
【教学内容】
《古诗词三首》、《儿童诗两首》
【教学过程】
一、走进童诗想童年
(一)激趣导入
(二)理清脉络
《我想》这首诗中小作者都想做什么,在小组内分享交流。 
(三)品读感悟
1.读读自己最喜欢的那个愿望,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2.汇报交流感悟。
(四)学法汇总,总结提升
阅读步骤与方法:概括内容——品读感悟——积累语言
二、走进古诗品童年
(一)诗词导航:
让我们读着诗人的文字,穿越时空的隧道,去分享古代儿童生活的乐趣吧!回顾《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的预习收获。
(二)合作探究
学习诗词,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想画面,入诗境——悟诗情
1.依据提示自主学习《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
2.分享交流学习
3.拓展品读古诗《稚子弄冰》《观游鱼》
三、走进童诗享童年
(一)依据方法,自主学习儿童诗《童年的水墨画》。
1.默读,概括内容
2.批注,理解感悟
3.积累,丰富语言
(二)集体交流,分享感悟
 1.说说《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
2.朗读诗歌,想象诗歌中印象最深刻的画面,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3.对比阅读《我想》《童年的水墨画》
四、走出童诗悟童年(教师总结寄语)
第三模块:多彩童年——1+X课内阅读(1课时)
【教学内容】
《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
【教学过程】
一、预习汇报,把握内容
二、以《冬阳·童年·骆驼队》为例,品读感悟
(一)预习交流,整体感知
在作者回忆的几个片断场景中,哪几个场景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结:场景连接概括文章内容
(二)走进文本,品读感悟
1.品读“看骆驼咀嚼”部分
总结学法:朗读——批注——积累
2.依据学法自主学习其它几个场景。
3.学法汇总
(1)默读,概括内容
(2)批注,理解感悟
(3)积累,学习表达
三、对比阅读,加深感悟
(一)依据提示,自学《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
(二)集体交流,分享感悟
四、领悟表达,拓展运用
(一)对比感受三篇课文表达方式的异同。
(二)领悟表达,拓展运用
第四模块 金色童年——拓展阅读与汇报(2课时)
一、主题阅读
第一阶段:自主阅读
1.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金色童年》,选择感兴趣的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准备材料,以备交流。
2.师生根据丛书内容,确定展示内容。
第二阶段:整理材料
第三阶段:汇报展示
附《金色童年》阅读汇报展示活动过程:
1.展示导入
2.“趣味答”汇报展示
3.“走近人物”汇报展示
4.“乐伴书声”汇报展示
5.“我思我悟”汇报展示
6. 展示总结 童年记事
二、主题实践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研究主题,进行实践活动。如童年影集展、手抄报展、童年诗朗诵会等。
第五模块:童语童趣——积累练习(2课时)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课与习作
【教学过程】
一、处处留心皆学问(日积月累、交流平台、口语交际)
(一)自主学习“日积月累”,懂得珍惜童年生活。
(二)引导回顾,体验童年情趣。
1.回顾课文,说说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2.这些场景为什么能使你印象深刻,结合“交流平台”,学习其写法。
(三)分享交流自己的童年故事
1.小组交流童年趣事。
2.小组推荐趣事,全班交流评价。
二、写写练练促提高(习作)
(一)明确习作要求。
(二)讨论思路,故事串联。
(三)自主写文,叙述条理
(四)小组交流,互评互改
 
【教后反思】
一个单元十三四节课,整合后7—8课时就解决了,学生用60%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余下的时间我可以搞整本书的阅读、戏剧的教学等。长此以往,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对于整合后的单元模块教学,要做到“细”“粗”结合,“扶”“放”有度。精读课文就是本单元学习的例子,学习要“细”,方法要“扶”,具体讲就是学习过程要细致,教师指导要到位,课文理解要有深度。落实年段训练目标的同时,指导学生总结阅读方法,让学生从中学会读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的目的。略读课文是方法运用课,内容理解宜“粗”,在品词赏句方面少用时间,主要做到粗知大意、体悟情感即可。学习方式要“放”,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教学中必须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小组学习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