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 高效识字快乐读文《会走路的树》教学实录及评析
(2014-04-08 08:52:28)分类: 教学实录 |
“当然可以。来吧!”小树带着小鸟玩了好一会儿,才把小鸟送回家。
从这以后,这棵树天天来陪小鸟。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终天有一天,小鸟长大了,她向这棵树告别,飞往远方……
第二年春天,小鸟又回来了。一头美丽的小鹿走了过来,金色的角在阳光下显得特别好看。
“你也是一棵会走路的树吗?”小鸟问。
“对呀,人们都叫我驯鹿。”小驯鹿抬起头来,“你大概就是我爸爸常常提起的那只小鸟吧?”
“去年的那棵树,原来是你的爸爸呀!”小鸟叫起来。
“是的!是的!”小驯鹿也激动起来。他让小鸟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快步走去。
[教学目标]
1.
2.
3.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个猜谜游戏。
1.
2.
3.
4.
【设计意图:随着“生本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课前三分钟活动被前所未有地重视了起来,对二年级学生来说,猜谜游戏是他们喜欢的,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他们的思维,最大限度集中他们的课堂注意力,也将孩子们带入到有趣的动物世界,为后面引入本课“会走路的树”做一个小铺垫。】
一、导课环节
1.
我们继续猜猜会走路的树是什么呢?从词卡里找到这个词举起来读一读。
2.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可以了解学生在预习中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情况。也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在学生找词卡、举词卡的活动中也是后面预习检查的一个开启。】
二、检查预习
1.
2.
(1)读准这组拼音:dà
(2)读准这个词语:好奇。
(3)看动画,猜字谜:晨。
看看生字中,还有哪个字的偏旁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个字的意思。
(4)找出同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送、趣。
动画演示,指导书写“趣”。
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拼图游戏”,既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下,动手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又可以让老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根据学情开展教学。拼图中,既考查了生字的读音,又渗透了关注偏旁识记生字的方法,还将同结构字进行归类,找出规律进行对比来识记,形式的灵活多样,符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特点。《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趣”的动画演示将写好它需注意的要点有趣地展示了出来,这样的学习,学生会印象深刻。】
三、整体感知
1.
2.
【设计意图:“生本高效”是这堂课要贯穿始终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兴趣展开教学,尊重了学生,看似简单的问题既不会增添学生的思考压力,也对课文进行了整体感知,使课堂变得轻松起来。】
四、细读品味
(一)学习1-4自然段。
1.
2.
3.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这篇童话故事中的对话比较多,在指导对话时,先联系学生的生活感知理解好奇的意思,帮助体会对话的语气,在此基础上,再关注对话中的问号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心情,从而读好对话。这个环节的对话朗读指导,也是为5-9自然段的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做铺垫。】
4.
5.
6.
7.
8.
【设计意图: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精神,这部分的教学中选择了创境体验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来获得认知。首先,通过一个“陪”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小树是怎样陪小鸟的;第二步:通过时间、地点的创境,帮助学生理解小树
(二)学习5-9自然段。
1.
2.
3.
4.
5.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朗读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学习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要提倡自然。”因此,借助标点符号让学生表现出自己对作者及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即可。在前4个自然段学习的基础上,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主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运用,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运用之前所掌握的朗读方法,通过和同桌合作、和小组内同学合作来读好人物的对话。这样的朗读能更好地达到了全员参与、人人体验。】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
1.
2.
23
(板画:树)
课前交流准备:
师:来,小朋友们,今天呀,我们换了一间这么大的教室,还有好多老师和我们一起来上课,大家先用小眼睛四处观察一下,和台下的老师们打个招呼。老师们好啊!(老师好!)同学们真可爱!老师们一定会喜欢上大家的。来,小眼睛往前看,找一找,今天上课我们要用到的黑板在哪儿啊?大屏幕呢?张老师呢?呵呵,(师笑)张老师听说呀,咱们二年级四班的同学特别聪明!那今天上课之前,咱们先来玩一个猜动物的谜语,猜动物的游戏怎么样?(好!)
一、猜动物谜语导入:
师:那我来说,你来猜。看,第一个,奔跑的人行横道,是什么动物?(生1:斑马)恩,回答问题的声音真洪亮,说说为什么?:(生1:因为斑马身上是黑一条,白一条的。就像一条人行横道。)对不对呀?(齐:对!)真棒!就是小斑马。(相机出示斑马图)再来猜第二个。夜晚飞舞的小灯笼?(生2:萤火虫。)对吗?(齐:对!)见过萤火虫没有?(齐:见过!)看!(相机出示萤火虫图)这就是萤火虫。再来猜下一个。能移动的电线杆?这是什么?(生3:蛇。)哦,电线杆,(师把手高高举起做动作)想想?(生4:长颈鹿。)为什么呀?(生4:因为长颈鹿的脖子是很高的。)脖子特别得长。(生4:对,电线杆就很高。)对,回答得真完整!对不对?(齐:对,)就是长颈鹿。(相机出示长颈鹿图)还剩下最后一个了,小朋友们要加油!看!(相机出示图)在大海中游动的喷泉?(生5:是金鱼。)对不对?(齐:否定状。)哎!它可不是鱼类。我们叫它鲸。(相机出示鲸图)小朋友们玩得真开心,那接下来,我们上课吧?(齐:好)好,来,上课!(生:起立!)同学们好!(齐:老——师——好!) 大家请坐。
二、自主识字写字,初步感知童话故事的主要人物。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写课题。(师生齐写课题)
师:“路”字左右结构,要注意左窄右宽。右边的横、撇和捺要写得舒展。(在田字格边写边提示)好,大家齐读课题!
齐:23《会走路的树》
师:“路”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字,你想怎么记记这个字?
生1:我是用加一加的办法,就是一个“足”字旁加上一个各就各位的“各。”
师:对了,是熟字加偏旁的方法。你说一个?
生2:我是用一个奔跑的“跑”去掉“包”然后再加上一个“各。”
师:恩,把剩下的部件换了一换,也能记住这个字。你说说?
生3:我用了一首小儿歌:格楼会走路。
师:什么会走路啊?
生3:格楼会走路。
师:格楼的格。噢,格楼的格,去掉了木字旁。挺好的。用这个小儿歌的方法也能帮助我们记住不少的字。你看,同学们的识字方法还是很丰富的。刚才啊,有不少同学关注到了这个字的偏旁。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足字旁的字?
生1:跳。
生2:跑。
师:对。谁说?
生3:跃。
师:对了,这些字都是足字旁。它们都和脚有关系。同学们现在学得字儿越来越多了。就可以像这样(出示偏旁)把相同偏旁的字规规类,来帮助你识记。同学们昨天也预习课文了,那课文中会走路的树是谁呀?你说?
生1:是一棵金色的小树。恩,你说呢?
生2:小驯鹿。
师:哦,是那棵会走路的小驯鹿。(板贴)课文里可不止一只鹿呀,还有?谁呀?一起说?
生:七嘴八舌。
师:哎,驯鹿爸爸。(板贴)故事里除了它们俩以外,还有谁?
齐:小鸟。
师:还有一只坐在鸟窝里面的小鸟。画大树图,贴小鸟图。好,大家通过预习,就把故事里的三个主要人物找出来了。
三、多种方法识字写字,扫清阅读障碍。
师:那接下来呀,让我们赶快读读课文吧?注意,要把字音读准了,把句子读通顺了。自己读自己的。读读吧!
生:自由读书。
师:恩,好。同学们刚才读得可真专心。来,拿出学习纸,和同桌两人互相读读生词部分。把他(她)读不准的圈出来,再教一教他(她),开始吧!
生:同位互相合作。
师:好,来,说说,你教同桌读了哪个词?来,请你说?
生1: 就是……我们是……我同桌读了:早晨、有趣、陪、好奇、金色的脚。我读的是:走路、送回家、大概、激动。
师:恩,你们俩都读对了是吗?好的,请坐。有没有同桌遇到困难,你教教他(她)的?来?
生2:我同桌不会的是:激动。
师:恩,其他同学也用小手指一指“激动”这个词。咱们一块读读?
齐读:激动。
师:好。你再说一个?
生3:我同位把“好(hào)奇”说成“好(hǎo)奇”了。
师:对呀,这是一个多音字,应该读几声啊?
齐:四声。
师:你读读?
生3同位:好(hào)奇。
师:读对了,咱们一块读?
齐读:好(hào)奇。
师:好,字音都读准了,那接下来呀,老师奖励同学们玩一个给偏旁找朋友的游戏。先听清楚游戏的规则。偏旁和它的好朋友全都藏在你们桌上的信封里。请你跟同桌两人合作着给它们找找朋友。看看你们能拼出哪些生字宝宝。好,开始吧?
生:同位合作拼生字宝宝,(其中指一组同位到台前演示。)
师:巡视、指导学生同位合作拼字。(巡视中提醒学生:学完的小朋友跟同桌两个人组个词,读一读。)
师:好了,来,小朋友们往前看,我们来看一看屏幕上的同学拼出了……这个投影好像显示得不太好,来,这样吧!你们两个人举起来你们拼好得字,同学们数一数他们一共拼出了几个字呀?举高……举高,看看拼出了几个字?
齐:五个。
师:好,请同学们把你也拼好得字呀一个一个地摆在桌子上,平摆开。好,我们请这位同学举起一个她拼好的字,来,读读?
台前生1:这是“路”字。
师:谁也拼出了这个字,举起来。举起这个字来。好,你组个词领着大家读读?
台前生1:走路。
齐:走路。
师:真好。来,我们请这位同学当小老师,举起一个你拼好的字。
台前生2:早晨。
师:谁也拼好了这个字呀?一块读?
齐:早晨。
师:好,谁还想当小老师?来,请你?
生3:奇: 好奇
齐:奇: 好奇
师:真棒!来,你来一个?
生4:概:大概
齐:概:大概
师:还有一次机会谁来呀?好,请你吧?
生5:陪:陪伴
齐:陪:陪伴
师:好,你看,我们在玩游戏的过程当中,就把这些字记得更加得牢固了。刚才,同桌两人合作得那么好,现在呀,再一起合作着把小卡片和信封收进你的位洞里,看看谁收得又快又安静。
生:同位合作收小卡片和信封放进位洞里。
师:好,有一个生字朋友啊,它想出来和同学们打个招呼呢!大家看?什么字啊?
齐:趣。
师:“趣”(不规范字:走之旁的捺短,取的最后一笔是捺)字这样写对不对?
生:不对。
师:谁说说?
生1:因为“走”应该把后面的“取”全都包住,它没有包住。
师:哪一笔写得长一点就包住了?
生1:走的那笔“捺”。
师:(多媒体演示走之旁写得规范到位。)是这样吗?“趣”字 这样写就对了吗?
生:拿不准。
师:这样吧,请同学们看一看课后的田字格。再观察观察“趣”,看能不能发现不规范的地方?
生:观察田字格找发现。
生答:“趣”字那个“又”应该把“捺”字变成“点”。
师:真棒!看(出示规范的“趣”字)这才是一个规范的“趣”呢!同学们再来观察一下田字格,我们怎样就把这个字写漂亮了?
生1:要把那个竖中线……要把那个竖中线……不能把耳朵的耳的竖,不能碰到正中线……正中线,然后就很好看了。
师:恩,也就是说要写在竖中线的右侧。好。你说呢?
生2:就是那个“趣”的……就是里面的那个“取”就是里面的那两条横,最下面那条应该写在横中线上。
师:耳朵里面的第二条横要压线。找到了压线笔很关键。老师也有地方想要提醒提醒大家。请大家仔细地看。
师:(多媒体演示“趣”字的高低错落即用三条横线量三部分的高度)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3:像下楼梯一样。
师:对不对呀?
齐:对。
师:你看,越来越低,就像一步一步下楼梯。好,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一个“趣”。
师:(范写)先写“走”字旁,捺要写长,耳朵起笔低一点,就在这条横稍微偏上一点的位置。“又”字起笔再低点,好,请你自己拿起笔,在学习纸上描一个“趣”,写一个“趣”。注意写字的姿势。要做到:身正、肩平、足安。
生:写字。
师:(巡视学生写字。)好,我们看看这位学生写得字,(实物投影展示一生字)它注意到了这几部分越来越低。这个竖可以稍微再高一点,捺呢也写长了,奖励你一颗星:最后“又”字的这个“捺”也变成了“点”。再奖励一颗星。三颗星可是最高的评价了。请你自己也看看自己写得字,满意的奖励自己星,不满意的在后面的田字格里再订正一个。
生:自我评价写字。
师:每一次写字都要提醒自己正确的写字姿势。
四、读通课文,初步感知童话故事情节。
师:(继续巡视学生写字。)好,请同学们放笔。学好了生字再来读课文一定就流利地多了。哪些同学起来读一读课文呀?好,我们请这一排的同学开火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遇到生字要特别留心把句子读通顺。其他同学听一听他(她)们做到了没有?好,双手拿好课文纸,开始吧?
生1:读第一自然段。(师提醒:注意读:树林。)
生2:读第二自然段。(师肯定:读对了。)
生3:读第三自然段。(师肯定:也读对了。
生4:读第四自然段。(师肯定:好)
生5:读第五自然段。(师生指出:落下“的”,师:对了。落下一个“的”。来,再读读“金色的脚”)
生5:重读:金色的脚。
师:好。
生6:读第六自然段。(师:好)
生7:读第七自然段。
师:听没听出问题呀?
师教生7:去年的那棵树原来是你的爸爸呀?
生7学读:去年的那棵树原来是你爸爸呀?小鸟叫起来。(师:好)
生8:读第八自然段。(师:好)
师:课文读完了,请同学们放下课文纸往前看。
四、细读课文,指导读书方法,随文识字、写字。
师配乐配画引:在一个春天的早晨,一只刚出生的小鸟正从窝里探出头来往外看,突然,它看到?现在你就是这只小鸟啦,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问吗?
生1:我想问一问,这个……这个是什么东西?
师:是呀,多奇怪呀?
生2:那个,这棵金色的小树怎么还会动啊?
师:太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特别感兴趣,这就叫作:好奇。谁能再读读这句话?来?
生3读:小鸟看见了,好奇地问:“你能让我到你身上坐一坐吗?”
师:恩,体会着好奇的心情就把小鸟的话给读好了。谁再读读?来?
生4读:小鸟看见了,好奇地问:“你能让我到你身上坐一坐吗?”
师:我听你读出了疑问的语气。看来,你还关注到了小问号。就像这两名同学这样自己练习着再读这句话。
生:自己练习读。
师:好,老师跟大家一起合作着读,我读前面,你们来当小鸟。
师:小鸟看见了,好奇地问?
生:你能让我到你身上坐一坐吗?
师:真是一群好奇的小鸟。“奇”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字,请同学们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师示范板写)一个字真奇怪,“大”字变小,捺变点。“可”字一横要拉长,别让“大”字掉下来。好,请你在学习纸上描一个“奇”,写一个“奇”。
生:写“奇”。
师:(巡视)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身正、肩平、足安。好,来,“奇”字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
生1:就是我在学奥数的时侯,在奥数本上见过。
师:哦,看来你很注意观察呀?还有谁说说?在哪见过“奇”字?
生2:在我们的课文上有。
师:哦,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你说说,你在哪见过?
生3:在我哥哥的名字上见过。哦,他的名字上有奇字呀!大家看,它的名字里也有这个字。(多媒体出示:米奇图)一块喊喊它的名字?
奇:米奇。
师:(出示木偶奇遇记》一书)老师这儿还有一本书呢!书名里也有这个字。读读?
齐:《木偶奇遇记》
师:你读读?
生4读:《木偶奇遇记》
师:哎!看来这个字真认识了。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童话故事,老师把这本书就送给咱班同学了。课后呀,同学们一块来接着看看。我们在生活当中多多留心,也能够认识不少的字呢!
师:来,小鸟和小树的对话请两名同学来读。
生1:当小鸟
生2:当小树
生1和生2:读对话
师评:哎!体会着小鸟和小树不同的……体会着小问号和小叹号就能把小鸟和小树不同的心情读出来了。谁再读读?
生3:当小鸟
生4:当小树
生3和生4:读对话
师:(一名学生读得不正确)啊!自己说的,能不能照着课文里的句子来读读?
生4读:当然可以,来吧!
师:恩,是一棵热情的小树。谁能向他们俩挑战,再来试一试?好,请这边的同学吧!
生5:当小鸟
生6:当小树
生5和生6:读对话
师:啊!真是一棵又热情又乐于助人的小树。读得可真好!
五、迁移语言运用,培养多种能力。
师:来,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谁接着往下读啊?好,请你吧?
生:读第三自然段。(屏幕出示第三自然段内容)
师:恩,都读对了,这个生字?(屏幕出示:陪)你读读?
生1读:陪
生2读:陪
师:那小树是怎样陪小鸟的?
生3:它是每天都来陪小鸟的。
师:天天都来呀?真好!谁再说说?
生4:它带领……它带着小鸟走了好多地方,让小鸟看见了许多东西。
师:你理解得可真好!你看,这一天呀!(师板演板画)小树陪小鸟来到了池塘边,看到小青蛙在举行音乐会呢!(屏幕出示青蛙图)你也展开想象,小树陪小鸟还会去:哪些地方?看到哪些有趣的事?
生:思考、想象。
生1:恩……我觉得可能…..小鹿也会带小鸟去……小树也会陪小鸟……去一些……就是…..我觉得它也会带小鸟去池塘看荷花。
师:美丽的荷花是吗?哎!真好!请坐。谁再说说?到什么地方,看到哪些有趣的事?
生2:我觉得小树会带小鸟去……我觉得小树会陪小鸟去……去探险。
师:啊!肯定也是充满着乐趣。你说呢?
生3:我觉得小树会陪小鸟见自己的妈妈。
师:到它的家里去。哦,也是的。谁再说说呀!
生4:我觉得小树会陪小鸟去鸟乐园看看自己的同伴。
师:对不对呀?真好!同学们的想象可真丰富。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这个美妙的童话世界里了。那谁能再读读这个自然段?来?
生5:读第三自然段
师:恩,小树就是这样陪小鸟的。还有谁想读读?
生6:读第三自然段
师:恩,多亏了小树的陪伴。才让这只还不会飞的小鸟看到了这么多有趣的东西。“陪”字左右结构,就像小树和小鸟这对好朋友要天天在一起。(师边说边板写)请你也在学习纸上描一个“陪”,写一个“陪”。做到:身正、肩平、足安。
生:写“陪”
师:好,有小树陪伴的日子多快乐呀!
师:(饱含深情地配乐引导)秋天到了,小鸟要到温暖的地方去过冬。想到要和自己的好朋友分别,它忍不住哭了。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泪水啊打湿了纸上的字。请你帮帮小鸟把这段话补充完整。来,拿起笔在自己的学习纸上完成这段留言。
会走
|
生:伴音乐补充留言。
师:写完的同学自己练习着读一读这段留言。
生:练习读留言。
师:好,请同学们抬头,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帮助小鸟完成了这段话。(实物投影展示生1留言)来,我们请这位同学往前一点站,给大家读一读这段话。
生1:读自己写得留言。
师:都读对了,字也写对了。这一字一句里可全都是小树和小鸟之间的友情啊!哪位同学想要再读一读?来,请你?
生2:读自己写得留言。
师:真是字字传情。就这样小鸟飞走了。(师板演板画2页故事书图,作为故事的两部分)
六、学以致用,加强对话朗读,把握童话故事结尾。
师:第二年的春天,小鸟又回到了这片小树林。它看见了小驯鹿。我们接着来学习小鸟和小驯鹿之间的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的五到九自然段。
生:自读5——9自然段。
师:好,请大家往前看。(屏幕出示5——9自然段内容)大家注意到了吗?在这一部分当中呀!对话特别多!请你想一想刚才我们学习到的读好对话的方法。和同桌两个人练习着读一读屏幕上面的对话。(屏幕出示对话内容)好,开始!
生:同桌互相读对话。
师:好,来,哪个同桌想来展示一下?呀!这么多呀!来,我们请这一对同桌来读?(班级坐在最后的一对同桌)
同桌1:互读对话。
师:恩,读得不错!啊!老师听出来了这两名同学已经关注到了小问号和小叹号了。但是呀!这个小问号和小叹号读得还不太够!哪位同学敢于挑战这两句话。把小叹号读好!来,你读读?
生1:去…..去年那棵树……去年的那棵树原来是你的爸爸呀!小鸟叫起来。是的,是的。小驯鹿激动起来。
师:我听出来了,有点激动!大家想一想,见到的可是爸爸的老朋友啊!该多激动!谁再读读?来?
生2:去年的那棵树原来是你的爸爸呀!小鸟叫起来。是的,是的。小驯鹿激动起来。
师:恩,小叹号都激动起来了,咱们一块来读一读好不好?来?去年的那棵树,一二?
齐读:“去年的那棵树原来是你的爸爸呀!”小鸟叫起来。是的,是的。小驯鹿激动起来。
师:好,练好了这两段,谁再把小鸟和小鹿的对话读读?好,我们请这对同桌来读吧?
同桌2:互读对话。
师:恩!读得好多了,哎!听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激动得也想读读了。我想请两名同学跟我合作着读。谁想读小鸟?你们推荐一个同学吧?谁当小鸟?好!起立!好!谁来当小树啊?好,在哪儿?起立!好!老师啊读旁白,咱们就来读课文的5——9自然段。
师生:合作配乐读。
七:自主布置作业。
师:好,两名同学请坐。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呀,我们学写了生字,读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那放学以后,你们想给自己布置点什么作业?来?
师:你想回家?
生1:写……写字。
师:看来你想把字写得更漂亮!你想布置点什么作业?
生2:恩,我想回家把这些课后生字给描了。
师:恩,这样会让你的字更漂亮的!你呢?
生3:把课后的词抄一抄。
师:噢!读一读,再抄写抄写也行!你想干嘛呀?
生4:再把课文读得流利一些。
师:看来你很喜欢这篇课文。那老师呀!也想建议大家:今天晚上回家以后呀!想把字写好的同学,就再练练字。想把课文读好的同学,就再读读课文。如果你对童话故事感兴趣!还可以展开想象,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来续编这个故事。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吧!来,下课!
生1:起立!
师: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师:跟我们上课的老师说再见吧!
生:老师再见!
师:好,请同学们把放在位洞里的词语卡片收好,一起带回到教室去。
板书:
总评:
这节课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一、凸显了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地位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会走路的树》一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执教老师对课标要求、教材特点的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识字、写字贯穿整堂课的始终。如导入环节板书课题学习“路”,交流预习收获,学习“晨、趣”等字,阅读过程中学习“奇、陪”等字,课内综合练习以及课后作业也都有识字、写字的内容。
二是识字、写字教学遵循规律,创新有效。如板书课题学习“路”字,先根据字的结构特点提示学生“注意左窄右宽”,又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熟字加偏旁以及换偏旁的方法记忆字形,最后引导学生归类识记有足字旁的字“跳、跑”等。这一设计依据的就是汉字的构形规律。再如“奇”字的学习,教师先是借助音乐、图画创设情境,引导感受“好奇”的意思,接着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好奇”的意思,然后指导学生书写记忆“奇”的字形,最后联系生活巩固“奇”字,巧妙地推荐阅读童话故事《木偶奇遇记》。这一设计遵循了语言环境中识字、生活中识字的规律。帮小鸟补充给驯鹿写的留言条这一练习,补充的内容恰好是本课学习的生字,不仅趣味性浓,与课文阅读联系密切,还能让学生感受学习汉字的作用,真切体会学习汉字的意义,可谓独具匠心。
三是整堂课识字、写字都给学生留足了时间,充分考虑了活动的趣味性。如拼字游戏的安排,先讲游戏规则,接着自主游戏,最后分享游戏成果。再比如“趣”字的书写指导,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做成例字,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书写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学效果明显。
二、引导学生快乐读书
2011年版课标明确指出,第一学段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节课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会阅读的过程中享受阅读的快乐。
一是多次给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时间。如导入课题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集中识字后“开火车”分段读课文,阅读理解过程中重点句段多种形式反复读,学完课文后总结性的分角色朗读等
二是多种策略指导学生学习朗读,提高朗读能力。如抓住人物对话中的标点符号,引导学生读出语气:“关注了小问号和小叹号,就能把小鸟和小树不同的心情读出来。”再如第三自然段,让学生想象驯鹿陪小鸟到处玩的生活场景,加深了学生的体验,也为感情朗读作了铺垫。
张老师引导学生快乐读书的方法策略还有很多,如大胆取舍内容突出重点,识字与读书的融合,以及音乐、图画的运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