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望亭中心幼儿园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区域游戏总结

(2019-06-18 14:10:47)
分类: 教育心得

区域游戏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不是教师把知识告诉幼儿,让幼儿被动、静止地接受,而是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结合《纲要》中提出的“区域活动建议”,本学期我们班的区域游戏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首先,我们本学期区域游戏的设置是灵活的,我们依据主题活动的内容在多方面考虑下进行了设置:创意巧手坊、益智小天地、小书吧、建筑工地、相城中医院、BABY发型屋、开心超市、中国银行、大千美食城和自然角等区角。

其次,各个学习性区域的创设也根据主题的具体情况而定。小书吧通常投放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图书、卡片、指偶、幼儿自制绘本等操作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阅读;创意巧手坊投放的东西除一些常规的幼儿练习用品外,如剪刀、橡皮泥、彩纸、油画棒等,还投放一些纸盘、面具、一次性纸杯固体胶、双面胶、印章等创造性强的操作材料,同时鼓励幼儿粘贴自己觉得满意的绘画及其他的作品;在益智小天地通常提供一些幼儿操作材料:骰子、小木棍、七巧板、多米诺骨牌、魔尺、放大镜等材料来培养幼儿探索意识,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另外根据幼儿的数学学习不断更新摆放相关数学操作材料。建构工地是一个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区域。孩子们及其的喜爱,每次的区域游戏活动这个区的幼儿总是最积极。自然角在上学期是一个了冷门区,去的幼儿不多,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本学期的自然角我们不仅投放了植物,还请幼儿带来小乌龟、小蝌蚪、龙虾、泥鳅和小鱼等加入其中。随着小动物们的到来自然角立刻热闹了起来。每天幼儿都会主动懂得为它们换水、喂食乐此不疲。

再者,我们的角色游戏区域也十分有特色,我们除了让幼儿进行角色的扮演游戏外,还积极引导孩子们利用成品、半成品、原材料进行自主创造,从而丰富游戏内容。例如,我们在大千美食城投放了许多轻泥、奶油泥等让幼儿制作各种甜点美食;在发型屋放置了许多边角布料、假发等等让幼儿进行造型的创编。

除了每天的第三堂活动幼儿可以去进行区域游戏以外,我们的晨间游戏活动也是幼儿区域游戏的一部分。虽是自选但我们也做到有目的、有计划,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每次玩都有新的收获。为了让幼儿轻松愉快的进行晨间活动,我们采取了让幼儿自由组合、自由选择。如:有的幼儿愿意画画,就让他自由的想象涂画;有的幼儿喜欢玩橡皮泥就让他自由的去捏、去塑造形象;喜欢玩积木的幼儿可任意搭建高楼。因此,我们会提前做好准备,对幼儿的兴趣爱好做到心中有数,在幼儿来园之前准备好各种活动材料,使幼儿一到幼儿园就能投入到活动之中去。在活动过程中,我们注意观察每个幼儿表现出的兴趣,个性语言发展水平,和同伴的交往能力,便于因人施教,帮助幼儿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使活动顺利进行。

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教师一方面以引导者的身份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 例如,我们常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尽量不去打扰到他们,充分满足了幼儿表达和表现的需求,同时我们充分利用进区登记表,全方面的了解每个孩子对区域的选择,避免了孩子出现偏爱选择某一个区域的现象。对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以支持者的身份仔细观察幼儿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对幼儿游戏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例如:我们班的陈以轩小朋友总喜欢单独玩,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随时观察幼儿活动的情况,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满足幼儿的需要。

不论是角色游戏、学习性区域游戏,还是晨间游戏活动,我们都会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价。评价的方式有很多,有时是全班进行,有时是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幼儿自己评价,由老师指点迷津等。幼儿的自主评价主要是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分享,如:以教师的鼓励性言语来鼓励幼儿的“你搭建的楼房可真高,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搭建经验吗?你游戏玩的很开心,把你游戏中最快乐、最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好吗?”由幼儿主动评价的“我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了以后玩得更好,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我觉得谁玩得好,谁玩得不好。”又如:以教师的全面评价为主的“今天哪一组小朋友收拾玩具最快?”“发现有的小朋友在更换游戏的时候,没有将原来的游戏的玩具收拾好再到另一个游戏去,下次活动中不能再出现这种情况了。”“你学习了什么新本领?”“为了使下次游戏玩得更开心,还需要做什么?”等等。

当然,在本学期的游戏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注意和改善。如在分配游戏角色、游戏任务时,我们会指定几个能力强的幼儿为负责人,负责人再去邀请其他人。我们发现,负责人在班上走动召唤伙伴时,大多数的幼儿两眼紧张地注视着他们,小手举得高高,嘴里不停地说着:“我,我!”可是,每次被负责人找到的总是那么一些人,剩下的往往是常规习惯较差,或者是能力较弱的。剩下的孩子常常由教师另行安排:去看图书吧,去玩绘画吧。沮丧、难过、不满,种种表情立即会出现在这些孩子们的脸上,而那些被召唤的孩子对教师或小负责人指定的角色也不一定满意。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我们针对这一些情况做出适当调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