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班社会性活动:我爱中国茶(小组)

(2014-04-04 17:08:48)
标签:

教育

活动目标

初步感受、体验中国的茶文化。

在欣赏茶艺表演和尝试自己泡茶、品茶中,萌发对茶文化的喜爱。

活动重点:初步感受、体验中国的茶文化。

活动难点:在欣赏茶艺表演和尝试自己泡茶、品茶中,萌发对茶文化的喜爱。

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1 茶具4套、品茗杯24个、小纸杯12个、茶壶4把、水壶2把

2 背景音乐:古筝曲《云水禅心》《高山流水》3 课件

    二、经验准备:幼儿初步了解功夫茶茶具的名称和用途

活动过程

    、通过品茶,萌发对茶的兴趣。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种喝的东西,大家尝一尝,猜猜是什么?你在哪里喝过?你们家谁喝茶呢?总结:喝茶是中国人传统的习惯,有许多讲究。

    二、欣赏茶艺表演,幼儿品茶,感受茶文化。

   1、欣赏茶艺表演。

教师介绍泡茶用具:茶壶、茶杯、茶叶。在背景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功夫茶表演,边操作边用简洁易懂的话语介绍茶道,讲述沏茶、泡茶的过程。

   2、幼儿品茶,从拿杯、闻香、品茶三方面感受茶文化的美。

    ●激趣。教师闻香品茗后,提问:你猜我现在有什么感觉?喝了茶心里特别舒服、特别美。你们想不想品尝一下呀?

    ●拿杯。功夫茶拿杯的方法可是有讲究的,谁注意我刚才是怎么拿杯子的?

再次示范“三龙护鼎”的拿杯方法,拇指、食指捏住杯子的边,用中指托着杯底。引导幼儿书空练习。

    ●闻香。谁还记得我拿起杯子后又干了什么?(闻香)我要充分感受下了这么大功夫泡的茶的香气。闻着它的香气,就像来到了大自然,太舒服了。

    ●品茶。谁还记得王老师刚才是怎么品茶的?要小口的品,慢慢咽,让整个身体都感受到茶的香气。

    ●发杯品茶。一起闻香,“闭上眼睛,闻闻味道,有什么感受?有没有感觉回到树林里,闻到花草的香味。

   三、观看课件,介绍茶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教师边播放课件,边讲解,让幼儿感受茶给人们身体和心灵带来的益处。

   四、回顾教师沏茶的过程,感受功夫茶的不同和其文化内涵,为自己冲泡做铺垫。

   1、激发泡茶兴趣:喝茶有这么多好处呀,那你们想不想自己泡一杯功夫茶呀?

   2、回顾过程:刚才是怎么泡的功夫茶?教师用表情、动作感染幼儿,从拿茶具的轻柔、泡茶的过程,到闻香品茗,时刻让孩子感受功夫茶带给人们的那种美。

   五、幼儿尝试泡茶、品茶,体验茶文化乐趣。

  1、提示幼儿自己泡茶需要注意的事,如三人一个茶盘,共同沏茶。

  2、引导幼儿轻声说话、轻拿茶具,在柔美的动作和美妙的音乐中感受茶带给人的舒畅和愉悦。

  3、品茶时观察并轻声提示幼儿拿杯的方法,说说喝茶后的感觉,在闻香、品茗中感受茶文化的乐趣。

   六、练习敬茶:向客人敬茶

   七、结束:回家用我们学到的功夫茶的方法,为爸爸妈妈也泡一杯,教会他们如何品茶。让他们也享受一下沏茶、品茶带给我们的放松和愉快。

 

活动解析

饮茶是中国的传统习惯,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我爱中国茶》通过幼儿观看茶艺表演、亲自沏茶、品茶、敬茶,萌发幼儿对茶文化的喜爱,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选材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是大班幼儿重要的社会情感体验。本活动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将感受中国茶为切入点来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感受和体验,让孩子爱上中国茶文化,进而激发孩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愿望。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之所以选择茶文化,是想借助于“茶”这个有形的载体,引发孩子感受“文化”这个无形的东西。孩子虽然说不出文化是什么,但通过茶这个切入点,在欣赏、品茶、亲自泡制的过程中,孩子能感受到茶文化的内涵、感受到茶带给他的舒适、安逸的感觉。

环境

为了让孩子能充分感受茶文化的韵味和美,教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古香古色的茶具,惟妙惟肖的表演,配以婉转的古筝民乐伴奏,营造了视觉和听觉多种民族文化的氛围,为茶活动增添了独特魅力。

将浓厚的文化氛围贯穿始终

活动始终围绕着让幼儿感受、体验茶文化,落脚点不是让孩子学会沏茶,而是体会沏茶过程中茶文化带给人们的那种安静、祥和。活动中,不管是环境创设还是教师优雅的动作、充满情感的语言,最终指向的都是“文化”。 同时,教师通过对孩子的赞扬,强化孩子文明的行为,通过倒茶、敬茶时的礼仪,让幼儿感受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活动中,将礼仪文化自然的传承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