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餐两点趣味多多——“课程游戏化”之自主用餐(一)
(2018-04-02 08:11:07)
一、“自主用餐”的开展方式
“自主用餐”包括一餐两点,即早点、中饭、下午点心三个环节。
老师根据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身心发展特点分别制定了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形式,将用餐活动变成孩子感兴趣的生活游戏。有的增加了“今日我报菜”的游戏,孩子们学着餐厅里服务员的样子尝试介绍每天的食物,了解每天的饮食,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的增设了“vip专区”,在专区内有更为优越舒适的就餐环境(放置好看的桌布、美丽的鲜花等),表现好的孩子可以奖励到专区内就餐;有的开展了“我是小小值日生”活动,尝试为同组的孩子服务,学习使用抹布擦桌子,体验劳动的快乐。
同时,老师还和本班幼儿共同商议制定了具有班级特色的“自主用餐”游戏规则。当孩子人数较多,在取食时常常会有排队等待的现象,于是我们和孩子一起商量:怎样才能快一点拿到自己的呢?有的孩子说要学会排队,有秩序了就不会乱,这样我们就能很快拿到了!原来,学会排队、养成秩序很重要。有的孩子说我看哪里的队伍人比较少我就先去那里,这样也能快一些!看来,也得学会观察!还有的孩子提出:如果我们都做的很好,那是不是可以有奖励呢?我们当然也会满足孩子们!
二、“自主用餐”的实施和收获
考虑到小班幼儿年龄较小,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动作协调性较差,我们主要鼓励每天的小小值日生学会将老师盛好的食物发放给每一组的小朋友,初步建立自主意识和服务意识。
中班幼儿的动作有了进一步发展,活动能力增强,活动自主性和主动性有了进一步发展。中班幼儿在午餐时就开始初步尝试自己盛饭、菜、汤,在实践中体会自主活动带来的乐趣。
大班幼儿的自主意识不断发展,乐于尝试和探索,规则意识逐步形成。幼儿和教师共同商定活动的规则,并决定早点时就采用了“自主用餐”的方式,尝试自己取牛奶、插好吸管、拿饼干、还牛奶袋、整理桌面。在午餐时,幼儿有了更多活动的空间,自主取水果,并根据自己饮食的需要盛适量饭菜和汤,尽量减少等待时间。每天的小值日生还会做好擦桌子、整理的工作。在下午点心时,幼儿也会自主用点心。考虑到幼儿起床速度的不同,特意采取可盖式盆子,速度较快的幼儿取餐后学会将盖子重新盖好,防止食物变凉。在活动中,幼儿潜移默化地养成了为他人着想的习惯,心中更有爱。
在“自主用餐”的不断训练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小肌肉的精细动作、身体动作协调性不断加强。幼儿从最初的游戏困难到获得成功的体验,自信心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活动主动性和参与性不断增强。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中规则意识、分享意识、自主意识开始萌芽并不断加强,同时还逐渐养成了友爱、关心同伴,学会分享的良好品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