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提到《剪报》一词,年轻人感触不会太深。但是经历过,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没有计算机、没有网络通讯的年长者来说,《剪报》可谓记忆犹新。提到《剪报》对于他们老辈人,就像点燃了他们内心的激情,瞬间爆燃。耳熟能详的往事记忆,令他们眉飞色舞而滔滔不绝。以前没有过多的传播宣传方式,纸介就是报纸,电子通信就是电台广播。做为传播信息形式,最早在我国秦朝时,为了沟通朝廷与郡县之间信息传递便产生了“邸报”。到了唐代,这种上下传播沟通信息形式,得以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近现代意义上的报纸,自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诞生。在我国近现代报纸的全面兴起,还是在二十世纪初,得以丰富繁荣,快速发展。
报纸有着自身漫长的发展与完善过程。报纸是在哪个没有网络通讯的年代里,人们最主要的信息来源。是民间大众知晓新闻事实、奇闻轶事、文艺娱乐、政论思想、突发事件,以及采集各种信息的最主要、最便捷的信息渠道,当时具有着不可代替的信息载体。
纸质报纸的丰富繁荣,在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剪报,集报、存报也应运而生。人们根据自己的偏好、专题、门类、连载、纪念、等需要裁剪报纸内容,粘贴留存及收藏。
回想起从七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期,我剪报的经历,也能让我回味无穷。我开始剪报时,在部队是集体生活。所接触的报纸也相对有限,报纸又是大家的共有读物,我剪报只能以过期的废旧报纸为主。我当时收集的为体育题材,主要包括重大体育消息、体育赛事、著名运动员、运动照片、比赛照片、运动装具等。剪报对于我来说,也是有着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慢慢地养成了我自觉的剪报习惯。其实,我的剪报形成和我的嗜好有着密切关联。我喜欢运动,所以在平时就十分关注各类体育事件和报道。时间久了,为了随时都能看到和欣赏到,我所关心的体育信息、题材、内容。就这样在不自觉中,把这些信息与照片收集了起来,多了就粘贴成册留存。这早已成为了过往,但现仍能让我记忆犹新。
过去是,“手拿一张报纸,便知世界风云变幻、尺寸之间,了解世间大事小情。”现如今,网络传输、手机通信、电子报纸、计算机运用、卫星通讯等,全方位,广泛覆盖。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信息载体与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纸质媒介的报纸在种类和发行数量,也有了很大变化,个人收集剪报也明显减少。现在如遇需要,计算机电子版收藏,更加便捷、更加全面、存量巨大、便于查找、利于管理、保存永久等多方优势,逐渐地取代了剪报粘贴。
时光被慢慢地研磨着,日月在轻轻地熬煮着。光阴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被融化了,再也无法找回去了。剪报粘贴,曾经也是自己做的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虽然日月星转,时过境迁,但剪报的确陪伴了我很久、很久。剪报确实在我的脑海里早已定格,为我当年单调的生活增加了色彩,让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