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里红是元代开发的陶瓷新品种,它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并装饰图案的。釉里红产品对烧成温度有极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会使釉里红的红色烧成釉里黑或釉里灰,若温度过高就会产生“飞红”现象。
图为元代生产的釉里红开光花卉纹大罐。(江西高安市博物馆藏)此罐造型古朴、敦厚;罐肩分别用覆莲纹和网格纹作衬饰;罐腹以开光花卉纹为主题,间饰以朵云纹。整个画面构图简练,纹饰紧凑。
初创时期的釉里红因技术原因,釉里红的发色极不稳定,直到元中晚期才逐步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进入明代后,尤其是洪武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了为数可观的釉里红瓷,这一时期的釉里红生产甚至远超了青花瓷的产量,究其原因可能是与洪武帝个人的审美情趣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