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唯美水袖!+ 戏曲基本功之长袖舞

(2016-02-17 11:33:40)
分类: 散文随笔
原创 2016-02-15 秦腔微信平台 秦腔

http://s15/mw690/003OCvxSzy6ZqYhSMMe4e&690戏曲基本功之长袖舞" TITLE="唯美水袖!+ 戏曲基本功之长袖舞" />

水袖是中国传统戏曲的造手的一环,演员在舞台上夸张表达人物情绪时放大、延长的手势。不同形势的水袖动作,可代表不同的感情,如投、掷、抛、拂、荡、抖、回、捧、提等等。水袖灵巧多变,形态优美,故亦独立发展成一种舞蹈的类型。它来自于戏曲舞蹈中,今天的中国古典舞借鉴和继承了戏曲舞蹈独特、鲜明的风格和形态,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如果水袖不经过正确的"用力方法"来训练,到了舞台上水袖就象两条不听使的 布条,收不回,出不去,演员和观众都捏一把汗,毫无美感可言,更无法谈及"表现力"了。反之亦然。如果只掌握了水袖的技法,却没有通过身体的表现力去体现水袖那如“行云流水”般的美感,那么水袖仅仅只是一种技能而已,不但不能体现出舞蹈中的韵律,反觉多余、牵强。因而舞水袖的用力、表现力,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即用身体的协调和表现来带动水袖正确的技巧;运用水袖的修长、多变来表现人体形态和思想情感。———此为水袖舞之唯美特点。

水袖舞《百花争妍》

 水袖舞《云裙水袖》

 水袖舞视频来源网络 仅供欣赏 版权归原创)

 

[转载]戏曲基本功之长袖舞

 唯美水袖!+ <wbr>戏曲基本功之长袖舞

原文地址:戏曲基本功之长袖舞作者:李晓娟


长袖舞是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也是构成中国戏曲表演程式动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京剧旦行宗师王瑶卿曾指出戏曲演员的形体表演有三大要素:身段看脚步、动作看水袖、表情看眼睛。由此可见,水袖技术、技巧运用的好坏是检验戏曲演员形体表演功夫深浅和艺术修养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

据有关资料记载,水袖的来源有两种说法。其一,水衣袖子的延长,为的是保护服装的袖口。何为水衣?就是演员在戏服内衬穿的用白布做的短衣。后由于戏曲表演艺术的发展,水衣袖子的运用也有了变化,袖子加宽、放长,脱离了水衣而缀在一些戏装的袖口上,成为今天的水袖。其二,无论是做抖、飘、云、提、扬,还是抛、卷、旋、涮等动作,水袖的形状均似水波荡漾,故此称其为水袖。

    人们常讲“耍水袖”,但实际上并不是乱耍。演员在表演时,水袖既不能乱,也不能缠绕,它是有技术含量的,运用得当胜过千言万语,还能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同时,水袖功既能展现演员的表演功力和技巧的娴熟,也能为剧中人物增光添彩。此外,水袖功表演必须要有思想、有内容、有生活根据,并有一定的目的性,不能单纯地乱“耍”,卖弄技巧。不但要求以“情”带“声”,而且还着重强调以“情”带“动”,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人物的内心情感。以《情探》为例,剧中“报信”一折,当敫桂英怀着万分喜悦和无比激动的心情接过书信,仔细一看,原是一封休书,顿时五雷轰顶,呆若木鸡。此时运用了“双下抛袖”稍作停顿,表示受到打击后不知所措,脑海里一片空白。愣神之后,敫桂英精神开始有些错乱,由苦笑、惨笑、悲笑继而转为疯笑,这时运用了左右手捏袖耍“云袖花”的技巧,加上踉跄步子。接着是“涮袖花”停在那里,稍加思索,疯跑出去。通过水袖表演技巧的运用,体现了人物因受到精神刺激后,进入了疯癫状态,“云袖花”代表了人物的内心活动的外在体现。根据生活中的观察,疯癫的人有时哭、有时笑、有时会手舞足蹈,“云袖花”的运用就代表了手舞足蹈,既能说明问题,又给人以美而不乱的情绪感染,这就是“水袖功”的艺术魅力所在。

    接着是“打神告庙”一折,也是水袖技巧运用得最集中的一场戏。当敫桂英怀着一腔悲愤跌跌撞撞地跑到海神庙,向海神爷控诉王魁的负义,祈求海神爷为自己伸冤鸣屈时,看到海神爷塑像的一刹那,把压在心头的屈辱一下子爆发了出来,大喊“海神爷”。这时运用了“双直抛袖”快速“双抓袖”的技巧,表示见到海神爷时抑制不住激动的情感。冲到海神爷面前时,借鉴了基本功中的“刺跪”加“双后抛袖”,随着刺滑动作上身平躺于地面,水袖在滑动中随身落下。此时,把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水袖的表演技巧结合在一起,表现得淋漓尽至,非常符合人物此时此地的心境。这一技能的运用正好与观众的审美情感趋于一致,达到了审美主客体的统一,增强了人物的感染力。

    接下来,当敫桂英祈求海神爷没有得到回应时,心中的偶像幻灭了,愤怒和不满的情绪,完全是运用水袖和形体表演来体现的:使用双捏袖,右手猛弹出水袖,怒指海神塑像,这时水袖又起到了延长手臂的作用。接着交替“云袖花”加挫步后退,停住“涮袖花”再冲向案桌运用“双斜抛袖”砸向海神,以发泄心中的不满。随后晕晕乎乎地看到了判官爷,脸上掠过一丝喜悦,仿佛又看到了一线希望,采用了双捏袖跪步移动加“双摇袖花”,最后“涮袖花”,再叩拜,说明了敫桂英多么渴望能得到他们的帮助,为自己伸张正义。结果求助的希望再次破灭,此时我运用翻身加“涮袖花”的表演技巧,说明了敫桂英得不到答案时,郁闷、痛苦而被扭曲的心理。经过一番思考后,敫桂英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原来这些“神神鬼鬼全是假,木雕泥塑一概空”,当精神寄托完全破灭后,愤怒地冲上了供案,用头撞向了海神塑像。这时又运用了一个高难度技巧:双捏袖,慢转身下腰,同时耍“云袖花”,节奏由慢渐快,然后双袖下垂至地面,缓慢地下腰,给人以摇摇欲坠之感,最后“倒扑虎”,从桌子上摔了下来。通过一系列的水袖表演技巧的运用,酣畅淋漓地揭示了敫桂英对王魁的恨和对海神的嘲弄,将剧情逐步地推向了高潮。

    关于“水袖功”的运用,提到最多的便是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但它不仅仅只表达喜、怒、哀、乐,还与剧情中的规定情景所处的外部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五女拜寿》中的一折:丫环翠云跟随老爷、夫人落难异乡,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晚上出门乞讨,唱到“顶风冒雪去行乞”时,加入了水袖技巧中的“摇袖花”加“涮袖花”转身托筐亮相的动作,说明了此时此刻天气的恶劣。另一层含义表明了丫环翠云不畏艰险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和决心。这些技巧的运用,足以说明“水袖功”不仅只服务于人物的内在情感,而且还与剧中所处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戏曲艺术凭借其严格的程式规范、写意的表演手法、虚拟的舞台时空三大法宝,在世界艺术舞台上独树一帜,而“水袖功”这种奇特的表演形式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血肉关系,它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个性,而且在东方艺苑里闪耀着无穷的魅力与光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