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云:新版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和主要特点
(2017-05-26 11:04:34)
标签:
教育 |
分类: 资源共享 |
部编教材的编写理念
"三科"编写理念。突出"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
核心理念之一:体现国家意志
把握意识形态
部编教材选文原则其一
部编教材选文原则其二
语文教科书编写受意识形态影响
民国时期的《小学课程标准国语》
比较成熟的标准
规定具体明确
1992年大纲,值得再学习。
政治思想教育,小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
《小学国语读本》
民国教材,可取之处
选编进部编教材里
叶圣陶主编的国语读本(开明书局)
最好的国语读本之一
爱国教育
与部编教材思想相通
商务印书馆
第一课
生活化,儿童化
第二课,递进性
课标(大纲),是教科书编写的依据
放眼世界: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标准》
看新加坡的一年级语文
思想教育显然
四年级 第二课《认识新加坡》
(我们编排时,思想教育放在语言文字的学习里,不要生硬地说教)
教材,时代烙印鲜明
(意识形态)
部编教材,体现教育的"六大功能"
一、小学语文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及呈现方式
第一课
"三才"
(与后面的"五行"一脉相承)
传统文化的精髓,
融入教材中。
按年段特征,逐步选取
古代文化,层层推进,螺旋上升
象形字,汉字的起源
(日月水火,山石田禾)
"遨游汉字王国":
了解汉字知识,明白构字规律
选字,摒弃了"赌",也是正能量教育的需要。
时髦,不要不加选择的用"洋文",要以汉字为主。
"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
对待一些文本,要去芜存精,去伪存真。可以改造,更适用于现代孩子。
选用原则:优秀传统读本。
节选《弟子规》(日积月累)。
不强调理解,只求了解能诵,不作为考试内容。
《千字文》,难选内容,就作为"书法欣赏"。
感受汉字文化时,感受传统优秀文化
古代文化作品~
古代诗词
"日积月累",多是传统文化。
从《诗经》到《古诗十九首》,从诗词歌赋,到小说戏剧
二上 开始"神话故事"(大禹治水),
二下(后羿射日)。
三上
部编教材里,小语有15篇文言文。选取原著原文。
文学表达形式多样(如寓言故事用诗歌)。
"文体意识",本套教材的显著特征。
如民间故事,口耳相传。教科书不允许"方言"存在,但在讲民间故事(表演)时,可以加入方言。
"童谣",代代相传的经典。
传承文化,地方方言也是。教科书不用方言,但活动时,可以提倡挖掘方言。
古代文学作品选文,涉及了"经史子集"。
我国古代科学家,古代名人。
四上,历史故事单元。
建筑,音乐,美术……
《清明上河图》《京剧趣谈》
文化常识和民风民俗
"谚语",也是民俗
"文学情调",意境蒙蒙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谷":稻黍稷麦菽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彩":黄青白红黑
年岁的雅称
(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呈现方式
三处:识字课,课文,"日积月累"
"国学",可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是只学"国学"。
"大国学",包含中国各民族文化,还包括外来的已经融入中华的文化。
文化开放,要文化自信。
背诵经典,具体背诵哪些?要认真研究。
留出足够时间,给孩子读书、走一走的时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学校教育的作用
正确认识革命传统题材课文
儿童文学的作用
课文必须是"范文":
思想健康,
知识准确,
语法规范。
语文老师应具备积极态度
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文,指语言形式。
道,指思想内容。
教学目标定位:语文学科特点
立足文本语言文字,实现多重对话:
抓关键词语或句段,"难文巧教"。
阅读教学基本模式:整体——部分——整体
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不提倡随意多元解读。
美国课程论专家的报告
二、教科书的编写特征
"文质兼美"的选文原则
冰心作品,太有个性,文字太鲜活。
冰心《肥皂泡》:
"玲珑娇软"感情非常新颖。
"浮光"从"浮光掠影"拆分而来。
但以上词语不合用词标准。
小学,不用文学标准衡量,可以让生感受。
文学语言,不一定规范,只是作者独特表达。
换角度思考:为何学生作文,越来越枯燥干瘪?
要鼓励创新。
选文创新:
1.语言鲜活、有新鲜感。
2.有意思、有意义。
3.语文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有意思不等于没有教育价值。
本套教材,选文有所突破,曹文轩先生功不可没。
课程观,知识观
三大课程观
我国的两大课程观:
工具观,人文观
叶圣陶"工具观",语文独当之任
部编教材
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知识和能力"点",形成训练目标序列
教科书解决语文教学"教什么",
"便教利学"
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统整,本质是教学内容。
小语两大系列:
阅读,表达
三个问题,指引编排体系。
叶圣陶对语文课程的思考
明确一个概念:语文要素。
"双线组元":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训练目标的发展性和系统性
训练学生的能力(中段)
中年级要强化:句与句、句与段的关系
关于"复述":二年级安排借助图片等讲故事,三年级安排详细复述,四年级安排简要复述,五年级创造性复述。
提供复述(讲故事)的方法
二年级,复述相关方法
之"看图说话法"
"情节(段意)提示法"
"发展顺序提示法"
"词串提示法"
"思维导图法"
"要素串联法"
三年级"复述"之"画路线图"
"表格梳理"
"图文并茂"
"单元导读"
"交流平台"
四年级:简要复述
"要素串联法":起因——经过——结果
"单元导读"
交流平台
五年级安排"创意复述"
"情节补充法"
"单元导读"
"交流平台"
"添枝加叶":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加上语气、动作和表情。
语文要素编排: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稳步提升语文素养。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